100万台!京东宣布未来五年无人车大采购

时间:2025-10-28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获悉,10月24日,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其中提及的“100万台无人车”,无疑成为继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集采项目之后,又一行业标志性事件。这一战略不仅延续了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趋势,更标志着中国物流行业向“全场景无人化”的跨越式升级。

10年深耕:“先行者”再度亮剑

回望中国无人配送的发展历程,其起点是电商巨头们对物流“终极形态”的想象。京东、美团、阿里基于各自业务和物流平台,成为最早一批开始相关技术和应用探索的“破局者”。

其中,京东于2015年底开始探索无人配送领域。2016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专注于“互联网+物流”技术研发,无人配送车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9月,京东宣布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进入路测阶段,标志着无人配送技术从研发走向实践。2017年6月,京东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全球首单无人配送,标志着技术从封闭园区走向开放道路。

据了解,京东聚焦“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全链路自动化,经过10年深耕,目前已形成涵盖“飞狼”无人机、“地狼”搬运机器人、“独狼”无人车、“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系统、“智狼”货到人系统等在内的“狼族”机器人天团。

据悉,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期间,“狼族”系列机器人都将倾巢出动,在全国超20个省份、全球超10个国家的规模化部署应用,覆盖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等一体化物流全链路,以“钢铁之躯”编织一张超级物流网络。

5年拓疆:“破局者”共启新程

无人配送作为低速无人驾驶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在2020年疫情暴发后,意外获得了多重推动力。除了京东、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传统物流企业、初创科技公司以及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也纷纷入局,推动行业发展。

过去五年,行业完成的不仅是技术从"实验室验证"到"规模化商用"的跨越,更是商业价值从"概念试水"到"产业链共振"的质变。

当前,头部企业已用万台级订单、百亿级市场估值与全球化布局,验证了无人配送作为物流新基建的生态重构力。

如九识智能、新石器的无人配送车均已实现超万台交付;新入局的佑驾创新、德赛西威也是直接官宣了万台量产计划。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观察,今年以来,除了中国邮政明确了至少租赁7000台无人配送车,还有顺丰、极兔、“三通一达”等也在进行大规模部署。

中通快递截至9月30日,已有近3000台无人配送车在国内超250个城市运行;顺丰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近2000台无人配送车,其计划年内将无人车规模扩至8000台;申通快递今年7月宣布,将在年内投入2000台无人车;极兔快递计划今年新增投入3000台无人车;圆通快递计划年内无人车投放规模将超1000台......

此次京东高调官宣未来5年将采购100万台无人车,更是“核弹级”布局。不仅将重塑无人配送产业格局,更有望推动整个低速无人驾驶赛道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为全产业链带来多维度的变革。

对于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而言,需要直面三大问题:量产体系能否支撑百万级交付需求?成本控制能力是否具备强竞争力?技术方案是否真正满足场景需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企业的”入场资格“和”生存空间“。

而在市场层面,”百万台“级的无人车大规模落地,将面临更严格的政策监管、更严苛的舆论审视,行业能否经得住社会的“放大镜”检验?这也将成为下一个五年,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协同行业共同破局的关键战役。

12月19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武汉军山新城将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联合主办“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年会暨低速无人驾驶年度高品质与创新产品展”,诚邀全产业链共赴武汉,以创新为楫、以协同为帆,共同开启低速无人驾驶行业新征程!

 

标签: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TOP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