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安森美领投禾赛,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要量产了?

时间:2020-01-16

来源:中国无人驾驶网

0

导语:近日,国内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1.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此轮融资由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公司领投,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启明创投、德同资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

近日,国内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1.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此轮融资由德国博世集团和光速公司领投,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启明创投、德同资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据了解,此次融资也刷新了激光雷达行业的最高单笔融资记录。

博世、安森美领投禾赛,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要量产了?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激光雷达正在进入量产的窗口期。“我们十分看好禾赛科技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其未来发展前景。”对于为什么投资禾赛科技,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表示。

投资禾赛的原因

吸引了多家公司共同投资,禾赛科技究竟有何“秘诀”呢?

作为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先行者之一,2017年,禾赛科技就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andar64、PandarGT(微振镜固态激光雷达)和Pandora(多传感器融合)等产品,获得了全球超百家顶尖自动驾驶及人工智能公司的青睐。产品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的68座城市,其中60%以上出口到欧洲和美国。此外,在美国加州公布的65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50%已经是禾赛科技的客户。

记者了解到,禾赛科技于2013年创立于美国硅谷圣何塞,2014年落户上海,其主营业务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目前,禾赛科技在中美两地拥有两个商务中心、两个制造中心,和一座禾赛研究院,员工超过600名。

此次C轮融资,除了机构投资者以外,禾赛还通过本次融资引入了产业合作伙伴博世和安森美。而且,这些汽车产业和自动驾驶图像传感器芯片行业的领导者的加入,为禾赛科技将来打通自动驾驶产业链,以及行业协作、盘活更多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中,禾赛科技曾经公开表示,激光雷达如能实现量产,价格可以从数万美元降至数百美元甚至更低。业界认为,有了此前供应自动驾驶测试的经验,特别是此次获得的C轮融资,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量产已是箭在弦上。

量产为什么难?

“激光雷达量产,成本高是最大的阻力和硬伤。”不止一位激光雷达企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问世初期成本都很高,只有融到足够的资金、实现量产应用,价格才会降下来,也才能形成应用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正是借助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契机,激光雷达的成本及价格逐年下降。较早研发激光雷达的美国Velodyne公司几年前生产一款激光雷达产品,售价高达7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在前不久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Velodyne公司展示了一款名为VelaBit的新型激光雷达,售价仅为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90元),但侦测范围是100米,只有其旗舰产品侦测范围的一半。

目前,大部分激光雷达厂商产品价格都定在了数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之间。其中,数百美元的产品,大多是使用在L3级别自动驾驶或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盲区探测方面;数千美元的产品,则可以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的主雷达,用于远距离、大范围的探测。

近日,大疆旗下Livox公司,推出了两款激光雷达,一款取名Horizon,另一款则叫Tele-15。其中,Horizon探测距离可达260米,可以轻松覆盖10米外的4条车道,使用五个Horizon传感器组合即可实现360°覆盖,而总成本仅为64线机械激光雷达的5%。在价格上,Livox Horizon零售价为6499元,Tele-15零售价为9000元。这样的价格,不仅是量产已经没有疑问,而且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破解难题拓新路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中,作为实现未来出行的关键一环,自动驾驶成为各大传统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竞相布局的领域,在现有的自动驾驶实现方案中,均离不开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的融合。

目前,国内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大多被诸如美国的Velodyne、Quanergy,以及德国、日本等国外企业占据。国产激光雷达,作为核心器件的技术集大成者,也作为当前智慧物流与自动驾驶“半壁江山”的传感器,正在经受资本、企业和市场的强力角逐,也承担着提升国产技术水平、降低核心器件成本的期待和重任。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激光雷达市场。2019年10月,华为宣布将自主研发激光雷达。此外,大疆旗下企业面向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将于2020年1月正式启售。继宝马和Innoviz合作后,更多整车企业选择与激光雷达企业携手,诸如一汽与速腾聚创、长城与Ibeo、北汽新能源与visionICs、吉利与Quanergy等。2019年,法雷奥再次获得四家整车企业共计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8亿元)的订单。同时,博世也于近期宣布其首款车规激光雷达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