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开年,全国各大城市自动驾驶重点布局一览

时间:2023-02-10

来源:新战略

0

导语:加快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推动无人车规模商用。

北京市

近日,北京经开区对外披露,今年将投资开建20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包含多个自动驾驶项目。

  • 打通亦庄至机场无人驾驶线路

经开区将把1.0和2.0阶段已经形成的经验、做法、标准向更大范围内覆盖,首先会在亦庄新城再建100平方公里示范区,并逐步扩展到全市500平方公里的范围。

示范区将探索打通从经开区到机场的无人驾驶运营线路,实现京津冀干线物流商业化运营。经开区也将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园区,组建产业基金,加速创新企业发展。

  • 京城东南将添智慧物流港

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项目(一期)正式落地亦庄。该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将通过系统应用新一代物流技术及运营管理模式,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新型智慧化物流服务。


目前项目一期正在推进基坑工程和土方工程,预计将于2024年9月完工。项目建成后,总库容约10万吨,极大提升首都物流服务能力,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天津市
天津市中心城区首条无人驾驶示范路段将于年内建成,长约3.1公里。
据河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将依托智能路网建设项目,与华为车联网团队、智慧互通公司等合作,结合华为产业园,打造中心城区首个复杂环境下“车路协同示范路段”(建国道-胜利路-滨海道-海河东路-平安街-进步道-五经路),涵盖景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沿河路段、复杂交通等多个场景。

据悉,该区还结合主要停车场、轨道站、景点、广场、酒店等,打造意风区自动驾驶旅游小巴线路(建国道-民生路-博爱道-民族路),全程约1.6公里。将有无人驾驶观光车、无人零售车、无人环卫车等多款车辆投用。

上海市

经过半年的建设,位于嘉定新城的裕民南路(城固路-天祝路)智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在今年初已基本完工,目前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据悉,此次改造在裕民南路与天祝路、塔秀路、高台路、洪德路 4 个道路交叉口以及相应路段都设置了传感和监测装置,在未来可实现 L4 级(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可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者可完全解放双手)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为智能网联汽车及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出行提供协同式感知及信息交互,构建车路协同典型应用场景,帮助车辆提高出行效率及安全性,满足 L2-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多场景的应用需求。

武汉市

武汉市第五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公布,新增武汉经开区总长343.9公里开放测试道路。至此,武汉经开区也成为全国第四个、中部首个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区域。


据了解,在武汉经开区660多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每天有来自东风、百度、小米等18家自动驾驶企业的百辆自动驾驶汽车参与测试、运营。其中,首批100台自动驾驶汽车已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始上路运营。

广州市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近期审议新增30条、单向40.935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在原187.34公里测试道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测试路段至约228.279公里。


据悉,黄埔区、广州高新区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是国内智能网联产业建设区域最广、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智能网联项目之一。区一级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公室特别制订印发了《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审批流程》,规范审批工作。

深圳市

根据《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圳计划到2023年底,全面形成基于特区法规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发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地方产品目录,初步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检验检测能力,推出“双百示范”工程,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


其中“双百示范”工程,即100辆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00辆智能网联公交车,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深圳还计划到2025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

安徽省

根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安徽提出促进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支持开展智能汽车车路协同测试及规模化示范应用,计划从2021年到今年年底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10家左右。



安徽提出进一步开放自动驾驶测试环境,扩大测试道路里程,支持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在BRT、矿区、工厂、港口等特定区域的商业化示范应用。另外,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园区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实施到今年年中,项目计划在山水庐州至翠隐洞观光车运行线路投入5辆自动驾驶观光车,在儿童乐园投入3辆无人售卖车,在福寿喜广场、游客集散中心投入3辆无人清扫车。
标签: 自动驾驶 布局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