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亿关注的2025 WAIC,藏着哪些低速无人车新技术?

时间:2025-07-30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多款无人车新品首亮相。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圆满闭幕,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5万人次,全网流量超23.6亿,较上届增长21.6%;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亮相;大会共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始终扮演着全球AI“风向标”的角色,不仅展示了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还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在2025WAIC上,人形机器人的集体亮相成为了最大亮点之一,创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展示记录破纪录!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WAIC

当然,在这场科技盛会中,自动驾驶凭借其巨大的技术潜力和产业变革力,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不同于传统展览的静态展示,今年大会首次大规模引入“场内外联动”的体验式展陈模式,特设场内乘坐体验接驳区和自动驾驶候车区,Robotaxi实地接驳与各类无人车动静态展示并行上演,令观众沉浸式感受到AI驱动下“自动驾驶+城市服务”所带来的全新变革。

为了展现AI+自动驾驶技术在更多丰富的应用场景,以西井科技、九识智能、仙途智能、海神机器人、新石器、白犀牛、铁木牛、众鼠科技、劲旅环境、聚誓科技、极景智能、云瞳智行等为代表的多家低速无人驾驶企业携最新成果集体亮相,展示出中国无人驾驶产业在配送、港口、安防、环卫、接驳、园区物流等垂直场景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落地速度。

西井科技

连续八年参展WAIC的西井科技,今年以“智流通寰 破界新生 Ainergy Global Logistics”为主题,再次带来了一系列无人驾驶物流产品和系统级创新成果。在本届大会上,西井科技全球首发Q-Tractor P40 Plus升级版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结合其最新发布的“Hymala”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以及全时无人驾驶重卡Q-Truck的最新商业化进展,共同勾勒出AI驱动下智慧物流从“工具智能”迈向“系统智能”的新路径。

据了解,此次亮相的Q-Tractor P40 Plus具备200公里超长续航及5分钟极速换电功能,专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等场景度身定制。

目前,西井科技已形成一套 “可复制、可规模化” 的空港绿色智能驾驶物流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旗下Q-Tractor 已成功在多个航空物流场景落地运行,其中包括全球最大航空货运机场香港国际机场、香港空运货站(Hactl)、成都双流机场川航货站等。

下一步,西井科技还计划与多家物流企业围绕海、陆、空、工厂等多式联运细分场景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大模型矩阵在港口调度、厂区配送、干线协同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智慧物流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能”进化。

九识智能

作为城市末端物流自动驾驶的代表企业,九识智能在本届WAIC上正式发布Z5-2026款新一代无人物流车,标志着其Z5系列产品迈入“第四代”阶段。这款车不仅继承了Z5系列的高稳定性和量产基础,更围绕载重能力、货箱灵活性、感知系统、安全能力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Z5-2026款首次引入“双货箱门”设计(对开门+小飞翼门可选),满足不同配送场景下的装卸需求;在感知系统方面,配备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环视相机、远焦相机在内的“360°无死角”感知配置,显著提升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截至目前,九识Z5系列已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此次亮相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展示,更是其“从产品迭代走向场景适配”的战略成果。九识正通过数据驱动、持续演化的产品体系构建起无人配送的城市基础设施新单元。

仙途智能

此次仙途智能携Autowise V3亮相世博展览馆北广场的自动驾驶候车区。

Autowise V3是一款由仙途智能自主研发的小型全智能自动驾驶清扫车,是仙途智能核心产品。目前已完成全球30+城市落地里程碑,具备广泛的场景适配能力,落地场景涵盖开放-半封闭-封闭场景,包括城市公开道路、辅道、园区、广场、社区、高铁站等,是目前市面上最广泛应用的无人驾驶清扫车之一。

海神机器人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海神机器人携旗下明星产品“虎鲸一号”立体安防无人巡逻车和机器狗亮相。

据了解,“虎鲸一号”立体安防无人巡逻车在上海闵行区多个园区、校园和大型活动中投入实际使用,具备自主巡逻、自主识别、自主感知等多项智能功能,现场动态演示也成为试验区展位的“人气担当”。

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立体安防系统研发的整车制造商,海神机器人融合了自动驾驶、远程驾驶、AI热成像、无人机盲降、气体检测、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多种技术能力,打造出完整的海陆空一体”安防巡逻解决方案”。

新石器

新石器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其最新产品无人车X6,装载空间达6㎥,载重1000kg,续航里程200km,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具备在城市公开道路场景下60km/h的自动驾驶能力,面向城配场景,可承担起半径50km范围内的城市物流运输工作,凭借高效载货、灵活串点等优势,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铁木牛

铁木牛此次展出了其核心器件矩阵,包括无人运输车、人形机器人以及PNS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重点呈现在AMR和具身智能场景下的融合能力。

作为底层能力提供者,铁木牛正在加速打通从“机器人部件”到“自主导航系统”的标准链条,助力自动驾驶车辆在仓储、园区、工厂等半结构化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稳定作业。通过模块化、高兼容性的设计思路,铁木牛正逐步成为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基础设施”。

极景智能

本届WAIC,极景智能与九识智能联合参展,凭借各自在细分领域的尖端产品——极景智能“象喔-城市魔方”多功能无人洒水车。

极景智能此次展出的核心产品——“象喔-城市魔方”,是全球首款深度融合L4级自动驾驶、智能喷洒系统、多模态交互与商业运营能力的无人环卫车。它标志着城市环卫作业正经历从传统“人力驱动”向智能化“AI驱动”的历史性跨越,并成功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应急消防、公益宣传、广告投放等10余种城市服务领域。

白犀牛

白犀牛作为国内最早实现L4级无人配送落地的企业之一,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其最新的R3款无人车,并参与大会同期举办的闭门论坛,分享其在自动驾驶技术、政策建议及城市合作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据了解,此次展示的R3款无人车已获批浦东新区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标识。

白犀牛已在超100座城市、九大应用场景中实现规模化运营,与顺丰、京东等物流巨头形成深度协同。R3车辆具备全天候、全路况的通行能力,尤其适应城市配送中“人车混流”“巷道复杂”“装卸频繁”等挑战。

同时,白犀牛也在推进政府层面的话语建设,其代表在大会闭门交流会上提出建立“自动驾驶能力分级评估+动态路权机制”的建议,推动产业政策体系与技术演进协同发展。

天瞳威视

本次大会,天瞳威视和云瞳智行带来了其最新款L4级智能巴士,该车由天瞳威视与中车联合打造,天瞳威视为中车提供了完整的智能驾驶系统,涵盖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自主决策与规划能力、V2X车联网技术等核心技术,确保L4级巴士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作为天瞳威视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合资公司云瞳智行依托天瞳威视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合资伙伴在本地的商业资源,专注于提供包括Robotaxi、Robobus、无人环卫车等多个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声网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声网作为A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的对话式 AI 引擎,并展示了多个搭载此引擎的创新硬件产品,进一步推动了AI与人机交互的深度融合。

展会现场,声网展台的核心亮点包括新增的声纹识别、数字人交互和视觉理解三项功能,展示了其在音视频交互领域的最新突破。

此次,声网的展示不仅让观众感受到AI硬件在情感共鸣、智能对话、精准识别等领域的创新进展,也为行业提供了下一代自然、沉浸式人机交互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通过不断完善其对话式 AI 引擎,声网正在加速推动智能对话技术在各类终端和场景中的普及和深化,为打造更加智能、安全、自然的人机共生时代奠定基础。

蘑菇车联

作为本届大会上AI与物理世界融合的代表企业,蘑菇车联(MOGOX)带来了其最新研发的AI大模型“MogoMind”及相关智能体网络产品,展示了其深度理解物理世界、实现人车路实时协同的强大能力。

基于MogoMind大模型,蘑菇车联推出了多款L4级自动驾驶整车产品,包括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RoboSweeper(环卫车)和RoboTaxi(网约车),全面覆盖城市交通、清扫、接驳等多类高频公共场景。

这些产品不仅实现了前装量产,更融入全局感知、深度认知和实时推理决策能力,构建出一套兼具通用性与场景适配力的AI出行解决方案。蘑菇车联此次的展出,也意味着以AI大模型为基座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正逐步从封闭园区走向城市主干线,从定点服务延展到泛公共服务领域。

WAIC期间,参会者不仅在展馆内感受到科技氛围,更在展馆外亲眼见证了无人车的实际运行。

劲旅环境

大会期间,劲旅环境旗下L4级无人驾驶扫路机承担了大会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与模速空间的清洁任务,作为大会官方指定服务车辆,在高密度人流环境中完成连续作业,成为低速无人化应用的“展示窗口”。

为保障大会环境品质,劲旅环境基于对会场布局、人流密度和时段变化的大数据分析,提前部署作业路径,并针对突发障碍、人车混流等复杂场景进行多轮模拟演练,展现出极高的运营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劲旅环境的实际应用展示,印证着无人环卫设备已具备在真实城市空间稳定运行的能力,正从园区、示范区向开放城区全面拓展。

写在最后

WAIC举办至今已走过八届时光,低速无人驾驶企业亮相也不再只是展示技术突破,而是更聚焦于如何深入场景运营,产业也迈入技术、场景与政策三线齐进的共振期。

未来随着AI大模型的广泛融合,城市级、产业级场景落地正加速实现。无人驾驶技术将重构物流、环卫、交通、园区等多个城市服务体系。它正在成为“先落地、可盈利、能闭环”的自动驾驶先行样板。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