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客车自主品牌代表和领军企业厦门金龙与全球自动驾驶“领导者”百度达成战略合作,成为行业首批强强联手,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启无人驾驶技术攻坚和应用的开拓者。
合作官宣仅半年时间,双方联合打造的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就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并于2018年7月实现100台量产下线。这款被誉为“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的创新产品,标志着厦门金龙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深度对话」的现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副主席、厦门金龙总工程师陈卫强接受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的采访,讲述了厦门金龙无人小巴从“全球首款量产”到“320万公里零事故”背后,坚守的“中国信仰”和“中国标准”。
坚持深耕细作,不止步于“载入史册”
“阿波龙”的出现,不仅代表了厦门金龙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更展示了我国客车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的领先实力,是中国无人驾驶载人技术从“0”到“1”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然而,厦门金龙并未因此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在“阿波龙”成功面世后,厦门金龙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深耕细作,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优化。
2021年8月,“阿波龙Ⅱ”正式发布,相比于第一代车型,新车进行了多达155项升级,包括车辆传感器、底盘以及电机系统,除了搭载最新的V2X系统,核心计算单元算力也提升了三倍达到372Tops,自动驾驶能力可以比肩当时的Robotaxi。

据了解,二代产品发布之时,“阿波龙”已经在全国在北京、广州、雄安、重庆、佛山等22个城市落地部署,运行总公里数达到了12万公里,累计乘客达到12万人次。
“2023年,我们参加了迪拜自动驾驶运输世界挑战赛,我们非常荣幸拿到了冠军!”
陈卫强介绍,自“阿波龙”量产下线后,厦门金龙持续推进“1+N”系列低速无人车及L4级自动驾驶巴士的研发。从6米到10米,甚至12米,车型尺寸不断增大,与之对应的研发和应用挑战都被逐一攻克。

据悉,当时的全球挑战赛,厦门金龙是中国大陆唯一进入决赛的商用车企业。夺冠的金龙6601G自动驾驶微循环公交客车,已在国内10余个城市进行过商业化落地运营,面对“避让行人”“会车行驶”“时速六十公里无人驾驶”“窄路通行”“烟雾下车辆自动停止”等多项情境,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赢得现场一致好评。
“总体来说,赛道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产品拓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陈卫强表示,在技术革新的大环境下,厦门金龙迎来又一高光时刻,不仅对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也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激励着整个行业不断向前迈进。
双重冗余,贯彻载人自动驾驶“中国标准”
目前,厦门金龙无人驾驶巴士已在全国45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部署规模行业领先;累计安全行驶超320万公里,接待乘客逾50万人次。
陈卫强介绍,尽管厦门金龙等一批领先企业已率先开启无人驾驶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商业化市场,但在公开道路,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且对“零事故”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
“载人的(无人驾驶)车,我们还是持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陈卫强认为,主要是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能还要持续提升。

行业普遍认同,载人是自动驾驶技术最高级别的应用,安全性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必须扛起安全责任,守住安全底线。
在这一方面,厦门金龙推出第二代无人驾驶小巴就实现了“车路协同+5G云代驾”双重冗余保障。在车路协同能力加持下,新一代阿波龙能将单车智能问题减少54%、路口急刹情况降低90%;而5G云代驾能力则是保证了在极端场景下,车辆也能安全、通畅行驶,大幅提升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们现在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探索引进(新技术),不断提升我们自动驾驶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据了解,厦门金龙无人驾驶客车在迪拜夺冠,其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基于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车辆可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端到端地实现对空间结构感知与理解;基于全景感知,运用四维时空决策规划技术,车辆能更准确地推演自车及关键交通参与体的可能行为,从而做出更加安全、合理的驾驶决策;创新提出地图长时动态更新方法,保持环境地图实时更新,提供全年全天候高精度定位,确保车辆精准导航。

陈卫强表示,践行保障安全的使命,本身就意味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努力。然而,行业真正迈向规模商用阶段,总归要有企业带头持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更出色的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他非常认可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供应链取得的发展,无论是从产品数量、类别,还是质量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些进步也助力厦门金龙等整车制造和整体解决方案企业,更快速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升级和稳定运行。
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构筑未来
谈及厦门金龙的未来规划,陈卫强给出了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三个关键词。
他介绍,厦门金龙作为作为中国客车产业的领军国企,业内深耕近40年,2025年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大关,客车累计出口超14万辆,产品热销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厦门金龙不仅在无人小巴和自动驾驶公交赛道持续深入探索, 构建了涵盖封闭园区、景区接驳、城市微循环等在内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其子公司金龙电控科技也向环卫、配送、零售、安防等领域横向拓展,打造了更多自动驾驶创新产品。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好技术创新的工作。”陈卫强表示,目前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已走在全球前列,厦门金龙会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和产业生态资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的先进产品,在国际舞台赢得更多发展先机。
同时,他提出,面对海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差异化,厦门金龙也考虑在海外建设工厂,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写在最后
在最新一届的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上,我们感受到了产业空前的创新活力与共赢氛围,也聆听了行业领军者对未来技术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前瞻规划。
除了不断刷新无人驾驶载人技术里程碑的厦门金龙,还有以“服务即产品”理念破解无人环卫渗透率之困的盈峰环境,用“生态跳板”打造无人配送新增长极的九识智能,23年环卫基因赋能专业无人环卫装备的福龙马集团,以全球领先L4级自动驾驶技术重塑民航地面保障体系的天一航空,26城实战引领“背街小巷”无人环卫革命的纽恩驰,用“机器人4S店”引爆无人车万亿蓝海的海神机器人......
回望自动驾驶百年发展史,每一个入局者都是时代的“造梦者”和“圆梦者”。低速无人驾驶有幸成为最先收获商业化成果的重要领域,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技术发展、产业协同、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也期待,在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年会上,行业代表再相聚,共同见证更多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