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开始卷向大容量时代,又一批“大块头”出街!

时间:2025-08-08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大容量+长续航+全路段”正成为产品演进方向。

近日,由淼达物流联手菜鸟无人车打造的首个无人送水车队在长沙正式上线,3辆无人车充当“新送水工”,单车一次可装载50桶桶装水,承担从中心仓到社区水站的补货工作。与此同时,菜鸟还将针对水饮行业推出大载重的定制款车型。

事实上,随着无人配送向更多行业渗透,大载重、大容量配送需求的集中爆发,令行业内的自动驾驶公司或传统车企都将目光瞄向该领域。

近两年,无人配送已成为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炙手可热的细分赛道之一。《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销售规模约123亿元,统计范围内各类低速无人车累计出货量约3.3万台。其中,无人配送车是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全年各类产品累计出货增长114%,达到约6600台(不含送餐/酒店配送/医院物流机器人)。

《报告》指出,根据货箱容积和载重量的大小,无人配送车也可以分为小型(容积3m³以下,载重不超过200公斤)、中型(容积3-6m³,载重200-800公斤之间)和大型(货箱容积6m³以上,载重800公斤以上)三种类型。目前在高校、小区应用的主要是小型无人配送车,中型和大型无人配送车在城配物流应用比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配送车的“大型化”趋势正在迅速显现。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新增出货车辆中,货箱容积超5m³的车型已占据市场新增的60%。并且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聚焦厢式大容量车型,有的甚至向轻卡微卡方向延伸,拓展城配物流场景。这一趋势,被业内视作无人配送车“从园区走向干线”的标志性转折点。

去年,九识智能、新石器、白犀牛、菜鸟都推出了同等容积或更大容积的车型,最高达12m³;今年以来,京东物流、文远知行、电氢智运、祺迹汽车等多家企业也先后推出大容量无人配送车/无人微卡/轻卡或底盘。

九识智能

7月底的WAIC上,九识智能提前公布了带来了2026款Z5无人物流车,这已是迭代过的第四版产品,相比旧版,此次更新版不仅在硬件上提升,更是将货厢容积从5.5m³增至6.5m³,载重能力也达到了1000kg,还基于市场细分需求,提供了更多配置选择。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亮相的E系列升级车型中,九识智能对大容量和大载重的倾向就已显露。今年5月推出6.5m³E6,迅速更新三款E系列升级车型:E6长续航版在保持E6系列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优化和动力系统调校,续航能力获得显著提升,为城郊及跨区域配送提供更优解决方案;针对电商快递等大容量轻抛货运输场景,全新推出的E6 MAX系列以7.4m³超大货舱空间为亮点,配合优化的车身结构设计,实现装载效率的突破性提升;同时发布的E6 MAX长续航版则进一步满足长距离、大容量配送的双重需求。

更早之前,九识智能就已布局大容量货仓车型,比如2024年6月首发的Z8/Z10,Z8装载容积8立方米,最大载重1500kg,最大续航210km,专为实现月台接驳、叉车装卸开发的城配和工业物流产品。2025年3月全新升级推出的Z8max,拥有10立方米容积,最大载重1450kg,三开门款专为大型配送中心、工业物流场景开发。Z10外观配置以及应用场景与Z8保持一致,但装载空间进一步提升到了10m³。

新石器

去年12月,新石器发布重磅产品X12,无人配送车全面对标轻卡,货厢容积达12m³,载重可支持1500~2000件快递运输,最高时速65km/h,具备200公里续航能力。该车型适配城市公开道路,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同日亮相的主力车型X6(6m³)与微卡相比,X6装载空间提升50%,厢体能够容纳300个快递格口,可满足一个中等小区日常派件量的需求。单车单次可装载快递800-1000件,续航200公里。能够轻松承担起城市、乡村物流转运的运输工作,而最新研发的新车型X12,则可以拓展到半径范围更广的物流场景中。

菜鸟无人车

今年6月,菜鸟推出平价版GT-Lite,售价仅1.68万元,货箱容积达7m³,载重600kg,适配快递网点短途运输场景。

相比较其在今年1月发布的5m³、续航180km的GT Pro车型,载货能力明显提升,后者单次装载600至800件快递包裹。

菜鸟GT家族现已覆盖5m³到7m³的多款车型,服务场景从快递驿站、分拣中心延伸至终端代收点。

既未科技

今年3月杭州既未科技宣布推出“灵龙架构”,实现无人配送赛道首个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落地,并在首款智能配送机器人产品“灵小驹”上量产上车。其首款机器人产品灵小驹系列产品P4和P6,装载空间分别4m³和6m³,前者更适合非机动车道行驶。

其中,主推的P6型智能配送车,货箱达6m³,装载量可达700件以上,续航120km,支持全路段运行,目标直指快递企业中转场和社区末端的高频运营场景。

文远知行

今年2月,文远知行推出Robovan W5,是一款专为城市开放道路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具备全场景适应能力、长续航大载重以及车端、云端与运营端一站式部署的优势,其最大容积5.5m³,最大载重1000kg,续航里程达220km。

在这款无人货运车之前,早在2021年就通过对牧月科技的收购完成了无人货运的布局,后续推出的无人货运车WeRide Robovan,拿到了中国城市开放道路场景下首个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纯无人测试”及“载货测试”牌照。

2024年6月,首批20台Robovan正式在广州投入商业化运营,穿梭于仓库、转运中心和配送站点之间。

电氢智运

今年4月,电氢智运推出的新一代无人驾驶TG01-V4运载车,产品服务以合同物流、零担物流为主,覆盖3吨、5吨到20吨级别载重能力,支持电、氢、醇等多能源系统,货箱采用“车柜分离”设计,可实现多功能拆装与灵活调度。

据了解,该产品主要瞄准矿山、厂区、港口等场景,是目前兼顾重载与智能调度的代表性解决方案之一。

京东物流

7月2日,京东物流发布无人轻卡产品“VAN”,最大装载容积高达24m³,满载续航达400公里,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在电商仓储、快递分拣、制造业供应链及冷链运输等高频率物流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这款产品定位于城市摆渡和干线传站运输,有望大幅替代传统4.2米轻卡运输场景。

祺迹汽车

为了应对可能迎来的大规模无人物流车底盘需求,今年4月,祺迹汽车宣布即将发布祺迹Robotruck T45。

祺迹T45将搭载模块化货舱(15-22m³),可实现 6~8个标准托盘装载,有效载荷可达 2.4吨以上,配合创新能源管理算法有效续航可达300km以上,支持从园区微循环到城配运输的全域物流解决方案。

其L4级全冗余自动驾驶系统突出安全性,面向城配、园区、园区间中短途物流等场景。

结语

综合来看,随着应用场景从园区、小区向城市主干道和郊区拓展,场景应用也越加丰富,从月台接驳、叉车装卸、工业物流、矿区、长距离运输,行业正在对无人配送车提出“更大空间、更高载重、更强自动驾驶能力”的全新要求。这也对企业提出更高挑战:一方面,车规级、轻卡级平台改造的技术门槛极高,需要强大的研发与集成能力;另一方面,载重更大意味着对续航、能效、感知精度、法律合规也提出更高标准。目前能进入该市场的,依旧以自动驾驶头部玩家、物流巨头与大车企为主力。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