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台!全球最大规模无座舱式无人矿卡落地

时间:2025-05-20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无座舱式矿卡正以多模态创新推动行业变革。

 无座舱式矿卡正以多模态创新推动行业变革。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5月15日,徐工集团100台ZNK95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成功交付华能伊敏露天煤矿,正式投入编组运营。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全球首次百台无座舱式矿卡批量交付项目。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无人驾驶矿卡得到了大力推广,各种无人驾驶矿车车型也实现了从“改造”“制造”到“创造”的发展,特别是“无驾驶室”正成为行业正向设计的主流。相比有驾驶室矿卡,这种突破了行业传统无人矿车产品形态的无座舱式设计,让矿车运输空间更大化,更符合“无人驾驶矿车”的无人作业要求和运输功能要求。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小松集团、斯堪尼亚、沃尔沃、伯镭科技、徐工集团、中科慧拓、路凯智行、跃薪智能、希迪智驾等多家企业发布数十款无座舱式无人矿卡。(推荐阅读:一个字:酷!全球10款无座舱式无人矿卡图鉴)并已在十多座矿山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系列落地成果。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哈密大南湖二矿

2023年10月,路凯智行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lpha90露天矿无驾驶室运输机器人,其采用了徐工集团的XGA90车桥、车架及动力驱动系统,创新性地移除了传统驾驶舱,实现了全线控化、无人化和模块化设计。

该车目前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哈密大南湖二号露天煤矿,完成了国内首例露天矿用无驾驶舱运输机器人的实地应用。

2025年初,由国神公司牵头,与中煤科工、路凯智行共同研发”远程控制挖掘机与无人驾驶宽体卡车协同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鉴定。据了解,该项目已在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二矿采排场投运,共计投入智能无人驾驶车辆22台、远程操控驾驶挖掘机3台,实现4个编组的装载、运输、卸载全流程运输作业。

截至今年3月底,Alpha90已在该露天煤矿上实现7×24小时连续运营超500天。

鄂尔多斯腾远煤矿

2023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联合研制的矿山新能源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发布,并在鄂尔多斯市腾远煤炭进行无人化编组运行。

中铁芒来露天煤矿

2021年7月21日,中工际华重工(青岛)有限公司发布CIHIC-150T无人驾驶智能矿山自卸车。该车高5.4米、长13米、宽4.5米,自重110吨、载重150吨,新能源驱动,配以硕大的电子屏,显示电压、车速、装载量、回馈功率等实时数据所有操作均在几百米外的远程操作台完成。

截至目前,该CIHIC第五代150吨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山自卸车已实现了在包括中铁芒来露天煤矿、蒙欣集团在内的多个大型煤矿、金属矿区、大型水利工程、大型土木工程落地应用。

南水北调中线雄安新区调蓄库骨料运输项目

2020年11月15日,跃薪智能为水电八局量身打造的纯电动无人双向矿卡正式交付雄安项目,并进驻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骨料加工系统工地现场。

该工程规模按年产 2500 万吨设计,针对骨料加工系统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的实际需求,引入无人双向矿卡以提高业务管理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员占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洛阳钼业栾川矿区项目

洛阳钼业是全球知名的国际矿业集团,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2019年,跃薪智能对位于栾川县的洛阳钼业三道庄矿区实施无人化改造,提供了5G无人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累计投入120台无人矿卡,32台挖机(实现远程操控)等设备,其中也包含无人双向矿卡。

这也是跃薪智能第一个零碳5G智慧矿山,2021年6月,跃薪智能第四代“无人双向纯电动矿卡”在此实现了落地和应用。

洛钼集团作业现场

相对于传统矿卡,跃薪第四代无人纯电动矿卡取消了驾驶室,可有效增加20%的运载量;双向行驶无须掉头,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运输周期也大为缩短,运输成本可减少约15%。

2025年9月13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陕西榆林举办“2025首届无人驾驶矿卡工程应用大会”,现场将发布《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发展蓝皮书(2025版)》,全面解读国内各地区无人矿车发展和应用现状,敬请期待!

5.20 矿卡大会长图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