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获悉,9月3日,中国邮政发布2025年无人车租赁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全国范围内采购无人车租赁服务,总数量高达7000台,不仅是无人配送领域史上最大规模采购大单,也是整个低速无人驾驶行业全球最大规模大单。(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公告)

公告显示,采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无人车硬件设备租赁、自动驾驶服务(FSD)及算法升级、无人车运营服务(包括地面保障、远程操控、地图采集等)、维保服务(包括日常养护、维修升级、零件更换等)以及保险服务等内容,框架协议有效期4年,下订单的期限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订单合同的最长租期为3年,按实际租期据实结算。
本项目共分为8个包件,采购的车型涵盖小型无人车、中型无人车、大型无人车,投标人可任意选择1个或多个包件进行报名,各包可兼投兼中。


具体来看,此次招标释放出多重信号,为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方向和机遇。
国家战略主导,市场热度与活力空前
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风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邮政快递末端配送车辆更新,鼓励企业在符合要求地区大规模使用新能源无人配送车,提高邮件快件中转效率。
《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我国无人配送领域各类产品出货约6600台,是主要的几大场景中同比增长最大的。
进入2025年,无人配送行业更是一次又一次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仅上半年的交付量就超1.2万台,是2024年全年的2倍。

中国邮政作为物流行业“国家队”代表,此次集中采购7000台无人配送车,以一单力压去年一年的增量,无疑给本就火热的无人配送赛道又添了一把猛火。中国邮政也将凭此,成为我国拥有最大规模无人配送车队的物流企业。
大容量厢式车型需求旺盛,直击痛点
无人配送最早是聚焦解决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但这一环节各类路况复杂度高,特别是停车混乱、人流密集等区域,为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在发展初期,无人配送车更多是应用在园区、高校等限定场景,车型也以容量1~3m³的小型车辆为主。
进入2022年,九识智能、新石器等领军企业率先创新突围,行业开始加速探索无人配送车在最后三公里、最后五公里的应用。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曾预测,2024年大容量厢式无人配送车将迎来首个爆发式增长。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去年容积5m³车型新增台数已占据整个市场的60%,也印证的这一预测。

从中国邮政此次采购的车型及数量来看,小型无人车(3~4m³)采购718台,其中212台为自动装卸版;中型无人车(5~7m³)采购4524台,其中495台为加强版;大型无人车(8~12m³)采购1758台。大容量车型(容积5m³及以上)合计占比高达90%,这一结构分布深刻契合了物流行业的实际运营需求,也是无人配送车从 “场景试点” 向 “规模化实用” 转型的标志性举措与核心验证。
月租低至2000元,入局门槛大幅下降
招标文件显示,小型无人车最高限价单价(含税)2080元/台/月,自动装卸版
2780元/台/月;中型无人车最高限价单价(含税)2600元/台/月,加强版2800元/台/月,大型无人车最高限价单价(含税)3199元/台/月。这一租赁定价,打破了无人配送 “高投入、高门槛” 的行业固有认知,大幅降低了物流企业规模化引入无人配送车的资金压力。
目前,行业掀起FSD付费热潮, “低门槛引流 + 规模化运营” 的路径成为了主要的商业模式,这也倒逼供应商在 “成本控制” 与 “服务质量” 之间找到新的平衡,重塑行业发展生态。
全域全天候运行,产业链协同适配是关键
招标文件中特别提到,严寒地区使用的无人车,应对车辆做好低温防护措施,如配置电池加热功能、提供雪地胎/防滑链更换和存放服务等,保障无人车在环境温度在低于-20℃条件下正常使用,企业免费低温防护措施,技术规范增加低温防护措施必要性要求,涉及陕西、新疆、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甘肃、辽宁、北京、吉林、山西、宁夏、青海、西藏13个省份。
这一要求精准击中了严寒地区物流配送的 “痛点”,考验的是产品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据了解,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冬季漫长且气候恶劣,-20℃以下的低温环境会导致传统电动车电池容量衰减50%以上、动力性能下降、轮胎抓地力不足,甚至出现电子元件冻损等问题,将制约无人配送在这些区域的规模推广。

中国邮政此次明确要求 “低温防护+正常使用”,这一要求并非简单的 “附加配置”,而是行业对无人配送 “全域覆盖” 目标提出的硬性标准,无人配送产业链从 “单一环节突破” 向 “全链条协同适配” 升级无疑是破局的核心抓手。
快速响应能力成为新的比拼焦点
招标文件还提出,主供应商应在订单下达之日起10日内配合使用方获得无人车路权许可、15日内上路运营,如主供应商回复不能满足或逾期未满足,由使用单位按排序启用备选供应商承接此订单本区域无人车租赁服务。
可以看出,这一要求不仅考验供应商的快速响应能力,包括运力网络覆盖范围(路权和牌照数量)、量产交付和运维管理能力等。更直指无人配送行业从 “产品交付” 向 “即时化、本地化运营服务” 转型的核心诉求,成为筛选优质供应商的 “刚性门槛”,进一步加速行业资源向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推荐阅读:订单量最高增长近10倍,国内无人配送企业加速量产基地布局)
写在最后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已达1937亿件,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超1750亿件。今年上半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45.1亿件;同比增长16.9%。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
总体来看,无人配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待挖掘,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仍有不少新企业入局。我们相信,无人配送领域正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共进、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下,2025年将成就一段波澜壮阔的崭新征程。
9月13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世信国际会展集团将在陕西榆林会展中心举办“2025首届无人驾驶矿卡工程应用大会”,同期展会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特邀行业优秀代表参会交流,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