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专注于矿区无人驾驶细分赛道的玩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智慧矿山发展。从全球范围看,矿区的智能化产业转型最早起源于美国,日本紧随其后发展。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矿区无人驾驶代表企业有10余家,重点集中在欧美、日韩地区。时至今日,这些企业在矿区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和应用都取得了极大进展。
各企业具体介绍:
卡特彼勒(Caterpillar)
总部位于伊利诺斯州,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全球第一辆无人驾驶矿车的研发制造起源于卡特彼勒。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CAT789D、CAT794AC、Cat777和Cat793D/793F等。1996年,正式推出Cat777C无人驾驶采矿卡车。2013年,CAT®MineStarTM无人驾驶系统开始商用,首批搭载在6台无人矿车上。
2023年11月,卡特彼勒自动运输系统正式投入商用十周年,其宣布已在澳大利亚、南美和北美三大洲,支持15个客户运营超620辆无人驾驶卡车,覆盖铜矿、铁矿、油砂矿、煤矿、金矿等。这些无人驾驶卡车当时已经运输超过63亿吨材料,总计行驶2.3亿多公里,没有收到任何伤害报告。
2025年3月,推出市场上“首款商用”无人驾驶洒水车Cat789D。7月,Cat777在Bull Run采石场运输100万吨材料。2025年一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销售额约为308亿美元,同比下降5.19%;实现营业利润约54.39亿美元,同比下降22%。

小松集团(Komatsu)
总部位于东京,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Komatsu 930E系列、Komatsu 980E系列和Komatsu 830E 系列。小松集团第一辆77t无人驾驶卡车首先在日本一家水泥公司的采石场试验,用雷达检测障碍物,最大运行速度36km/h。
2008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无人自卸车操作系统(AHS)”。2016年,推出了一款遥控自卸矿车,据称是全球首款无座舱式无人矿车。
截至2025年5月,小松集团小松在全球拥有超过875辆无人矿卡,其客户累计运输了超过100亿吨的物料。
2025年7月,美国内华达金矿公司(NGM)在其230吨和300吨自卸卡车车队部署小松FrontRunner AHS系统。2025年8月,与Pronto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北美各地的采石场部署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2025年二季度财报(4月1号至6月30日)显示,净销售额为9095亿日元,较2024年同期的9598亿日元,同比下降5.2%;实现营业利润1404亿日元,同比下降10.6%。

日立集团(HITACHI)
总部位于东京,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Hitachi EH5000AC-3和Hitachi EH4000AC-3(AHS系统)。
2013年,日立与澳大利亚电力公司 Stanwell Corporation Limited 合作,在距澳大利亚东部布里斯班内陆约100公里的 Meandu 煤矿建立了一个无人驾驶的试验场。2020年,与Kinetic Meshreg无线网络提供商 Rajant Corporation合作,在澳大利亚煤矿部署自动运输系统 (AHS)。
2025年一季度财报(4月1号至6月30日)显示,营收为3061.52亿日元,较2024年同期的3282.17亿日元,同比下降6.7%;净收入为134亿日元,同比下降49.8%。

沃尔沃集团(VOLVO)
总部位于哥德堡,是世界领先的卡车制造商。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VOLVO HX01、Volvo FH和Volvo VNL。
2016年发布HX01无舱矿卡概念车,并在瑞典地下矿井开展无人矿卡测试。2018年11月,在挪威Brønnøy Kalk矿区落地首个商用无人矿卡项目。2019年2月,在挪威Brønnøy Kalk矿区测试FH系列无人矿卡。
2024年5月,发布了搭载Aurora软件的 VNL无人驾驶卡车。同年12月,与DHL Supply Chain在美国启动无人驾驶运营,由专门打造、可立即投入生产的沃尔沃VNL无人驾驶卡车提供支持。
2025年5月,为挪威布伦尼卡尔克(Brønnøy Kalk)部署了7辆FH无人矿卡,运输了超过100万公吨的石灰石。2025年一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净销售额为2447亿瑞典克朗,较2024年同期的2714亿日元,同比下降9.8%。

安百拓(Epiroc)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是全球领军矿山装备企业。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Minetruck MT65 MKIII。
2018年,收购ASI Mining31%的股份,开启在矿业自动化领域的战略布局。自2020年以来,与ASI Mining携手,与澳大利亚Roy Hill公司合作,在澳大利亚Roy Hill铁矿进行无人矿卡项目开发。至2023年3月,将Roy Hill的96辆矿卡混合车队转变为无人驾驶车队。2024年7月,收购ASI Mining剩余66%的股份,进一步加强在矿业自动化领域的布局。2025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阿格尼科鹰矿业(Agnico Eagle Mines)奥德赛(Odyssey)矿区部署首台Minetruck MT65 MKIII无人驾驶矿卡。
2025年一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306.66亿瑞典克朗,较2024年同期的306.54亿瑞典克朗,同比上涨约0.04%。

山特维克(Sandvik)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是全球领先的先进产品制造商。1999年,启动矿山自动化项目。
2004年,在智利Codelco铜矿El Teniente首次部署 AutoMine® 装载系统,这是其在实际矿山环境中的首次落地应用。2005年,在南非 De Beers 的 Finsch 矿区实现首次装载机与矿卡一体的自动化系统集成。2006-2007年,通过 AutoMine® 平台正式展开其无人驾驶业务。2020年,发布AutoMine for Trucks,将无人驾驶能力拓展至 地下与地表矿卡,实现跨地形运输。
截至2023年11月,AutoMine® 系统已部署超过1,000台地下与地表自动化设备,覆盖逾100个客户现场。2025年一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604.21亿瑞典克朗,较2024年同期的590.01亿瑞典克朗,同比上涨约2.4%。

别拉斯(BelAZ)
总部位于白俄罗斯佐迪诺市,是世界大型的矿用汽车专业生产商之一。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BelAZ 75131。
2015年,首次展示由一台78250装载75131自动化矿用卡车。2018年年底,与俄罗斯 VIST 集团合作,在测试场测试了基于 BelAZ-751R矿卡的远程控制和无人驾驶功能。2019年5月,在白俄罗斯若迪诺市测试场,在5G云网络测试区运行BelAZ无人驾驶采矿卡车。同年8月,VIST集团和SUEK在俄罗斯哈卡斯矿山测试BELAZ无人驾驶矿卡。2020年4月,已在俄罗斯煤矿公司SUEK-Khakassia LLC投入两辆 BELAZ 130吨无人驾驶矿卡,在俄罗斯切尔诺戈尔斯基露天矿的阿巴坎斯基露天矿场运行7513R自卸矿卡,并准备在所有大型自卸卡车上推行无人驾驶技术。
2025年3-4月,已有5辆自卸卡车发往俄罗斯客户。

斯堪尼亚(Scania)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省南泰利耶,是瑞典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之一。代表性无人矿卡包括Scania AXL和G 560 8x4。
2011年,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合作,开始研发无人驾驶卡车技术。2019年,斯堪尼亚正式发布全新无人驾驶概念卡车“AXL”。2021年2月,首次在公共道路上测试L4级自动驾驶卡车。2022年10月,与力拓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矿场开发更灵活的无人驾驶矿卡。2024年10月,与澳大利亚矿业服务提供商Regroup合作推出无人驾驶采矿卡车车队,并计划在2025年年底在西澳大利亚亚皮尔巴拉地区部署首批由11辆G 560 8×4无人驾驶刚性自卸卡车组成的车队。2025年2月,在瑞典交通局的许可下,首批无人驾驶卡车已获准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2025年一、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987.32亿瑞典克朗,较2024年同期的1104.79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约10.6%。

ASI Mining
总部位于犹他州门登,是工业车辆自动化专家。
2006年,首次进入矿业自动化领域。2014年,与利勃海尔合作,推动其无人驾驶自卸卡车与ASI自动驾驶指挥和控制平台MOBIUS兼容。2018年,31%的股份被安百拓收购。2020年3月,与安百拓签署了一份分包合同,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 6千万吨/年 Roy Hill 铁矿提供自动化运输矿卡解决方案。2023年8月,与分销商Epiroc接到Roy Hill Iron Ore的订单,对18辆日立EH4000自卸卡车进行自动化改造。
2024年7月,剩余66%的股份被安百拓收购。

斗山工程机械(DOOSAN Infracore)
总部位于首尔,是一家主要从事重型设备制造和销售业务的韩国公司。
2018年,斗山工程机械(Doosan Infracore) 与韩国初创公司PoteNit签署了投资协议,旨在共同开发无人驾驶系统。2019年,斗山集团智慧矿山解决方案“Concept-X”完成研发,并在ConExpo-Con/Agg2020贸易展上展出。2020年3月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斗山展出的Concept-X无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和DoosanCONNECT远程信息处理系统。
2021年,Doosan Infracore被现代重工集团收购,并于2023年更名为HD Hyundai Infracore。

利勃海尔(Liebherr)
总部位于瑞士布尔勒,是世界建筑机械的领先制造商之一。代表性无人矿卡是T 264。2023年8月,在西澳大利亚部署由四辆T264无人驾驶卡车组成的车队。2024年9月,获得100辆电池驱动无人驾驶矿卡的订单。同月,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ortescue签订一项价值28亿美元的订单,协议内容包括交付360辆由双方联合开发的T 264型电池驱动无人矿卡。
2025年2月,推出S1 Vision 140吨挂车。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总营收达146.22亿欧元(折合1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1%。其中,工程机械及矿业设备营收同比增长3.5%,达98.91亿欧元(约合109亿美元)。

总结
从以上10余家矿区无人驾驶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全球矿区自动化技术的版图已经逐渐清晰。美国依然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源地,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布局矿车自动化,卡特彼勒凭借Cat® MineStar™系统在全球多地实现规模化商用,累计运营超620辆无人驾驶矿卡,奠定了行业标杆地位。
日本则以小松、日立为代表,依托扎实的工程机械制造实力和自动化技术积累,持续推动AHS系统迭代升级,小松更是成为全球首个突破875台无人矿卡部署的企业。
韩国的现代斗山等企业虽起步稍晚,但通过Concept-X等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切入赛道,重点布局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与整车验证。与此同时,ASI Mining、Pronto等专业自动化方案供应商,通过改装与软件平台,为传统矿卡提供无人化升级路径,加速了行业整体渗透率提升。
欧洲则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格局:瑞典的沃尔沃、斯堪尼亚、山特维克、安百拓(Epiroc)等企业,分别在露天矿和井工矿、整车和调度系统、全新矿卡与改装方案等多条技术路径上探索,形成从整机制造到数字化运营的全链条优势。别拉斯、利勃海尔等传统矿用车巨头也纷纷试水无人驾驶,积极在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展开实地试验和车队部署。
总体来看,全球矿区无人驾驶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主流企业不仅在车辆数量和运输里程上不断刷新纪录,还在多矿种、多场景实现落地,推动行业向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方向演进。其成熟经验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场景资源和快速迭代的工程能力,国内企业正在加速追赶,并在若干标杆项目中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展现出“中国速度”在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赛道的崛起潜力。
写在最后
中国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并推动矿区自动化技术,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人控”到“机控”,到“数控”,再到“智控”的巨大转变。而矿区无人驾驶技术真正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就是“智控”阶段。
目前,中国在矿区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已实现从“趋步”到“驰骋”的跨越,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与规模化应用方面全球领先,并涌现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代表。
9月13日,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首届无人驾驶矿卡工程应用大会”在陕西榆林圆满落幕。(推荐阅读:“2025首届无人驾驶矿卡工程应用大会”在榆林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重磅发布了《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发展蓝皮书(2025版)》。该蓝皮书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主编,伯镭科技、希迪智驾、易控智驾、辛巴科技、罗博网联、大块头智驾、中铁十九局领航科技公司、路凯智行等代表企业联合编制。

随着蓝皮书的正式发布,蓝皮书完整电子版本业也即将面世,请关注本公众号后续发文!(推荐阅读:调研数据重磅发布!《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发展蓝皮书(20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