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无人驾驶”被催热,再受资本追捧

时间:2020-03-26

来源:凤凰网

0

导语:有人认为2003年非典时期是“网购”引爆的元年,在2020年这场战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无人驾驶”是否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有人认为2003年非典时期是“网购”引爆的元年,在2020年这场战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无人驾驶”是否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timg (1)

  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等工作者之外,一辆辆“无人驾驶”车也穿梭在各大医院、街道、社区等场景中,负责运输医疗物资、外卖快递配送以及清扫消毒等工作,在抗击疫情中,承担起重任。

  尽管最后一公里仍未解决,但多场景的应用、试运营让人们看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巨大潜力。

  自动驾驶再起热度,多家企业获融资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已经降温的“无人驾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宣布封城的城市,商场停业,公共交通停摆,道路设卡,居家隔离,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却空无一人。

  此时,无人驾驶车辆的优势被激活,这些车辆始终冲在第一线,为医务人员或群众运输医疗物资、外卖快递配送以及清扫消毒等工作,降低了“人传人”的风险。

  疫情暴发以来,有数十家公司的无人车投入到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包括百度、驭势科技、高仙机器人、酷哇机器人、智行者等无人驾驶公司。

  随着无人驾驶在疫情中被广泛应用,一时间,“无人化”配送受到市场热捧。不仅订单激增,新场景开发需求也迅速上升。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在信息分享会中透露,“疫情带来了无人化的新的需求,比如我们的客户,他们都在增加的订单,有的客户的订单甚至以数量级的速度在增加。”他认为,未来1年疫情将给无人驾驶行业带来很大的机会,“无人化在物流的新基建和其他的一些场景当中,都变成更高、更强烈的需求。”

  也正是在疫情爆发之时,自动驾驶企业频频获得资本青睐。

  2月26日,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小马智行获得总计4.62亿美元B轮融资,其中丰田汽车投资4亿美元。加上之前的融资,小马智行的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IDG Capital Partners以及晨兴风险投资等。

  同日,驭势科技也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博世、深创投、中金资本等顶级产投和财务机构。

  3月初,自动驾驶公司Waymo宣布获得22.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银湖资本、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以及麦格纳国、Andreessen Horowitz、AutoNation和Alphabe。

  无人驾驶的再度“翻红”,让自动驾驶初创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正在好转。有关无人驾驶公司融资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对此,业内人士直呼,自动驾驶行业再一次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需时间突破技术及法规屏障

  目前,无人物流车可以在特定场景下运营,但受限于法律法规,真正的“无人载人”还尚未实现。当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对未来交通出行将扮演重要角色。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开始试运营Robotaxi的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与百度等自动驾驶企业。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表示在分享无人驾驶汽车运营情况时表示,“文远知行在2019年12月份正式开始面向用户的全开放自动驾驶载客运营,只要在App Store上下载一个软件叫WeRide Go,就可以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这个指定的区域呼叫文远知行Robotaxi,当然,受国家法律所限,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安全员来保证完全安全。”

  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汽车和道路之间的协同只停留在示范区。同时按照相关规定,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必须配备一名安全员。“而无人驾驶商业化,关键是要去掉安全员,实现无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吴甘沙说道。

  韩旭也表示,“通过疫情,让我们更加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地把自动驾驶带到城市的交通当中,实际上我们可以解决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交通、人力成本攀升、污染,还有就是流行病的时候交叉感染的问题。”

  因此文远知行决定,2020年,在广州继续扩大运营,部署数百辆Robotaxi。“2021年,期待推动政策在熟识的区域去掉安全员,2023年,希望在广州大部分区域,实行Robotaxi的无人载客运营。”

  目前来看,距离自动驾驶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了安全员之外,还面临技术成熟度、成本、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截至2019年底,市面上大部分车型所搭载的自动驾驶功能仅有L2级别,离全自动驾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好消息是,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等11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表示,计划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L3)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L4级)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这一战略也为智能驾驶行业发展提供了的保障。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