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陆海导航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时间:2025-07-23

来源:天陆海导航

0

导语:获万台量级光纤惯导订单,领跑高精度光纤惯导系统国产化。

2025年7月22日 ,天陆海(四川)导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及其深圳子公司(以下简称“天陆海导航”)宣布成功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时智启未来基金独家投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强化公司在高精度光纤惯导领域的领先优势,深化光纤陀螺及惯导核心光学器件布局,并推动高集成、高精度、高性价比光纤陀螺及光纤惯导系统的研发与量产。

同时,天陆海导航宣布与战略伙伴签署万台量级高精度光纤惯导系统供应协议, 标志着其技术实力与量产能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深度融入无人机产业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随着光启技术(002625.SZ)在乐山启动"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项目",天陆海(四川)导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及其深圳子公司作为无人机上游产业链中核心惯性元器件供应商,天陆海导航将与光启技术企业紧密协作,为新一代无人机发展提供关键导航支撑。

投资方金时智启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表示:
“天陆海导航在推动高精度惯性导航设备国产化、自主可控、性价比方面具有行业内无与伦比的优势,其解决方案将为空、天、陆、海等多领域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光启技术及新一代无人机

随着AI与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无人机已重塑现代战争形态,其发展趋势正由单机执行任务向“智能集群+高速隐身+多域协同”演进。

光启技术成立于2001年7月,2011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超材料技术的领军企业。光启技术(002625.SZ)与乐山市政府于2024年12月签署协议,投资建设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乐山106基地),项目定位为光启的国际总部和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核心。光启同时作为“链主”企业,推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已带动5家以上产业链企业入驻。

光启技术以乐山106基地为支点,通过超材料技术+产业链整合+政策赋能三引擎驱动,正快速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测试的无人机生态圈。并推动乐山成为“低空无人机产业第一城”。

天陆海导航产品矩阵赋能多场景应用

天陆海导航的核心产品已形成强大矩阵,服务于商用航天、卫星、火箭、导弹、巡飞弹、航弹、军民用飞机、无人机、通用航空、飞行汽车、EVTOL、自动驾驶、机器人、港口平板车、AGV、无人叉车、军舰、商用船舶、无人船、测绘、矿山、无人矿卡、石油勘测、煤矿机械等领域:

高精度光纤组合惯导
: 融合多传感器数据(如TLH-INS-J系统),为无人机等无人设备提供复杂环境下的实时精准定位与姿态信息,保障卫星信号丢失时的持续导航能力。
高精度光纤陀螺仪
:(如TLH-F系列)具备极低零偏稳定性、角度随机游走和强大抗振能力,是飞行器稳定控制的“定海神针”。
光纤MEMS混合惯导
: (如INS170M-26A)以自研光纤陀螺替代传统MEMS Z轴,显著提升航向精度,在卫星拒止环境下快速获取精准位姿信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AGV等领域。

天陆海导航

天陆海(四川)导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及其深圳子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垂直集成了光纤器件、高精度光纤陀螺仪、光纤混合惯导、MEMS惯导、惯性测量单元、光纤惯导及光纤组合导航定位产品的全链条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自有高标准光纤陀螺仪和惯性测量单元生产线及新一代光学器件研发平台。


天陆海导航创始人与核心团队在光纤器件、光纤陀螺、光纤惯导、惯导算法、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积累了二十余年的经验为公司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获得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授权。      

作为全球惯导技术的领导者,天陆海导航独家首创并实现了革命性的光纤陀螺仪与 MEMS 混合惯导技术,成功突破了传统惯导技术的局限,实现了高精度与低成本的双重优势。天陆海产品在精度覆盖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为自动驾驶系统、商用航天、机器人、船舶等移动载体,以及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等领域,提供高性价比、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未来,天陆海导航将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秉承 “十年磨一剑” 的坚韧精神,坚守核心技术研发,为中国惯性组合导航及器件行业的繁荣与创新贡献力量。  


未来:深耕国产化,共筑智造未来

天陆海导航一直致力于掌握高精度导航设备的关键技术,并以全国产化及国产替代为追求目标。目前,公司已率先实现部分核心导航设备的百分之百全国产化

未来,天陆海导航将继续加大导航设备技术与产品研发,不断突破和攻克全场景高端导航设备相关核心技术问题,积淀科技创新能力,并协同导航设备行业相关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助推全国产化进程,丰富产品线和市场应用的扩展,赋能各行业智能化、无人化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天陆海导航A+轮融资现已同步开放,诚邀具备战略眼光的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加入,共同引领高精度惯性导航领域的“中国智造”标杆,夯实全球市场长远发展根基。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