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最新报告:完全无人驾驶仍需10年,马斯克:特斯拉已经实现

时间:2020-07-23

来源:新浪网

0

导语:两年前,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未来工作特别小组」,这个小组目前有20多人,旨在研究「大众创新年代」的工作演变。

   两年前,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未来工作特别小组」,这个小组目前有20多人,旨在研究「大众创新年代」的工作演变。
fc88-iwtqvyk4745158

  近期,他们发表了一个最新的报告,重点关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而得出的结论与马斯克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全无人驾驶系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大面积商用。

  全自动无人驾驶困难重重,「成本」仍是最大障碍

  虽然马斯克宣称特斯拉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功能,但是面对频发的事故,马斯克也无奈表示:

  「特斯拉虽然可以全自动驾驶,但它有时仍然需要人为接管。我们只是说它在功能上完整了,而不是在任何情形、任何地方、任何极端状况下都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除了技术挑战之外,合著者约翰•伦纳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教授)和埃里克•斯泰顿(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指出,成本是采用无人驾驶商用的最大障碍,真正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复杂且昂贵的传感器和计算机。

  鉴于人们对商业模式的担忧,人工监控自动驾驶汽车以确保安全的遥控操作,可能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

  在旧金山,由于远程操作、许可证、保险、维护和其他系统的支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将难以在成本上保持竞争力。

  号称钞票粉碎机的自动驾驶,黎明尚未到来

  亚马逊(Amazon)最近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了 Zoox。此前,亚马逊还投资5亿美元收购了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部门,并将 Waymo 的第一轮对外投资扩大至30亿美元,投资额达7.5亿美元。

  亚马逊每年配送超过100亿件商品,自动驾驶能有效降低公司成本。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自动驾驶技术每年能为亚马逊节约超过200亿美元的运输费用,让亚马逊在面对 UPS、 DHL 和联邦快递(FedEx)等强大竞争对手时,获得更多优势。

  自动驾驶是不是仍然昂贵且无利可图?早早入场的公司已经死在黎明的前夜。

  Waymo 因新冠业务暂停之前,每年的收入仅为数十万美元,而公司的年度成本却高达10亿美元。随着新冠流行肆虐经济,自动驾驶赛道变的更加崎岖难行。

  福特的自动驾驶部门Cruise已经裁掉了数百名员工,明星创业公司Starsky Robotics由于资金链断裂,已停止运营并关闭。

  自动驾驶卡车也许是突破口,未来可影响数百万人

  事实上,即使是一些垂直领域的公司,比如 May Mobility、 EasyMile 和 Optimus Ride 等,也很难取得进展。

  报告的作者写道: 「这些市场很小,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这个领域的许多公司在设计和验证系统以及生产汽车方面缺乏经验」,而低速自动化的功能性车辆市场又不够大。

  这种现实催生了一些替代性方案。在价值7000亿美元的航运和物流市场上,TuSimple、 Thor Trucks、 Pronto.ai、 Ike、 Einride、 Kodiak Robotics、 empress、 Daimler、 Volvo、 Waymo 和 Aurora 等初创企业都想分一杯羹。

  无人驾驶卡车每年可以为物流公司节省700亿美元,同时提高30% 的生产率,所有这些将有助于缩小劳动力短缺的差距。

  但是卡车司机的工作不仅仅是开车,所以短期内卡车司机的工作不会被替代。

  「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卡车,依然需要人去装载、卸载和维护。在过渡期,自动驾驶汽车将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在这十年间,司机和其他流动性工作者可以转型到新的职业」

  Waymo 正在探索一种新颖的配送解决方案:中转枢纽模式。

  中转枢纽方案将由一部分自动驾驶卡车和一部分人工驾驶卡车组成,靠近高速公路的自动化车辆转运中心将接管人工驾驶的车辆,然后高速上再开启无人驾驶。

  「我们认为,全自动驾驶的到来将比许多人预计的要慢,这将提供更多的时间,为劳动力的转变做好准备,并研究对交通拥堵及其他方面的潜在影响」。

  尽管如此,未来工作小组也警告称,随着自动驾驶的来临,受到潜在的影响的将有数百万人。根据一份2018年的数据,至少有37万名轿车司机、68.1万名公交车司机、190万名重型卡车和牵引式拖车司机,以及145万名送货司机和销售人员。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