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机器人始创于2014年成立的费舍尔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立体安防无人装备智能制造专家。历经11年深耕探索,公司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已推出多款明星产品,涵盖轮式无人车、履带式无人车、舰载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船等,并在安防、应急救援、军事打击、城市服务、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技术商业化。
在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深度对话」的现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主席、海神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于明坤接受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未来无人车市场的独到见解。
11年磨一剑,锻造“海陆空”无人安防铁三角
“中国每年意外死亡近200万人,这是很血淋淋的数据。”
于明坤感慨,安防是关乎每个人生命的大事,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传统的仅靠固定监控+人力事后追查的安防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海神机器人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涉足无人安防领域的企业,重点打造了业界首创的“无人车+无人机”立体安防整体解决方案,应对安防压力不断增加、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危险预警不足等问题。通过无人车24小时自主巡逻、自主感知、自主识别,无人机自主起降、自主巡防、自主追踪,有效帮助场景用户完成基础性、复杂性、长时性的巡逻工作,快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追查”安防闭环。
目前,海神机器人还引入无人船作为水域安防的重要补充,实现了“海陆空”全方位覆盖。

“我一直说,安防机器人真正的爆发,将在明年到来。”
于明坤表示,在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里,无人安防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突破。特别是过去3年,经过海神机器人等先一批企业的市场培育,公众对于安防巡检机器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支持。
尤其是在火灾、有毒气体的监测和事故处置、夜间巡逻等特殊场景,安防机器人已经展现出了优于传统安防系统的优势,市场认知从“为何需要机器人”转向“为何不早用机器人”。
于明坤介绍,虽然相对于无人配送等热门赛道,城市无人安防还不算真正进入深水区,但也在逐步迎来爆发期。
“从实际的签约来看,(安防机器人)大订单会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无人安防赛道将开始大面积部署。”
军转民商业突围,机器人4S店打造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海神机器人最早聚焦军用市场,针对军事侦察、军事打击、物资补给、战地救援等,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如无人靶车、特训无人装甲车、履带式无人坦克、履带式无人战车等。

得益于军用市场的深厚积累,海神机器人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转战民用市场,也快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民用市场技术要求会弱一点,但是需求量大。”
于明坤介绍,中国有60万个小区、超50万所学校具备安防机器人应用条件。海神机器人主要通过与物业公司、安保公司的战略合作,包括合资成立运营服务公司等形式,实现批量部署无人安防机器人。
同时,针对接入公安系统,主要用于城市安防巡逻的需求,海神机器人也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于明坤认为,居民小区应用安防机器人,更多是在外来人员防范、居民意外事故呼救、燃气泄漏和火灾等危险预警方面发挥作用。而人流密集的赛事活动、公共枢纽站、公园、广场、景区、街道等户外场景,则更关注安防机器人在打架斗殴、人群踩踏、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
据悉,海神机器人最早推出的虎鲸一号中型无人安防巡逻车,融合了AI热成像、气体检测等技术,主要用于学校、园区、医院、社区、景区等场所;虎鲸二号大型无人巡逻车可执行治安巡查、应急处突等任务,联动公安系统实现执法取证与犯罪震慑;海龙二号无人车舰载无人机,支持室内外无人巡逻、路线巡航及夜视巡查,可实现全天候自主安防作业等等。


“(户外)安防不能靠太娇柔的小机器人,机型太小,续航不够,可能犯罪分子也没太把它当回事。”于明坤表示,在很多公共场所,安防机器人要有震慑性且更结实,缺乏物理威慑力的安防如同纸老虎,因此海神机器人也持续推出了更大型的无人安防车。
其最新推出的虎鲸F1公开道路无人巡逻车,联合九识智能打造,支持城市主干道完全无人驾驶混行能力,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可通过人脸、车牌识别,实时画面快速取证,精准执法。这款无人巡逻车的储物空间还能装配防爆头盔、防爆橡胶管、防爆盾牌等执法装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处置突发事件,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安防的实战能力。

除了以上几款陆地安防产品,海神机器人还有“海巡”系列无人船,包括U型救生圈、无人巡逻船、智能救援艇;“空巡”系列无人机,包括消防救援直升机、大载重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高空清洗无人机。
据了解,海神机器人目前已在上海、苏州、西安、宁波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在上海松江、江苏宁淮、安徽蚌埠、湖北鄂州等地建有制造工厂,构建起全系列产品的先进智能制造体系。

采访中,于明坤还分享了他的“机器人4S店”运营理念。他介绍,海神机器人运营机器人4S店,首先是要将其打造成公众了解安防机器人及各类低速无人车的“第一宣传窗口”,通过4S店,公众可以近距离接触和体验这些高科技产品,了解它们在安防、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
其次,4S店还承担着组装、销售、运营、售后等全链条服务,方便打开产销市场。于明坤强调,机器人4S店的核心在于“资源快速变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这包括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零部件的供应和质量;与渠道商合作,丰富产品系列,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终端用户建立直接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收集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等等。



同时,4S店还可以作为培训中心,为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提供专业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为科研机构、高校等提供实训基地和测试条件,深入推动产教学研深度融合。
“我的机器人4S店,不是开在闹市区,更多是在一些产业园区,成为政府招商引资新王牌。”
于明坤透露,海神机器人目前已在上海等地推行机器人4S店运营模式,计划未来几年内在更多城市布局。他希望通过“产地销,销地产”的策略,把安防、清扫、配送等各类无人驾驶产品规模商用路径打通,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能力,为4S店所在城市及整个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集成、简单、善良的创业智慧,绘就全球运营版图
创业11年,于明坤已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理念。
他强调,“集成”是海神机器人与生俱来的基因。目前,公司推出的八大产品系列,既有海神全球首创的立体安防整体解决方案,也有协同合作伙伴的定制化创新产品。在于明坤看来,开放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是海神机器人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也是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内的企业实现共赢之道。
“简单”是海神机器人干事创业的准则。于明坤认为,技术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纯粹。面对多变的创业环境和市场需求,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专注于做好技术攻关这件事,把产品做到极致,这就是海神机器人作为一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的“简单”哲学。

“善良”是海神机器人正向循环的隐形资本。于明坤表示,投资人最终是投人。海神机器人创始以来,获得过很多风投机构、产业资本、政府平台的支持,他坚信这不仅是对海神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认可,也是对创始团队“善良”文化的认可。
“我觉得大家在一块,是为了谋划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一直说,要做一个温暖的公司,海神这些年延续着我们的文化,也获得了很多的支持。”
凭借独到的创业智慧,于明坤领导海神机器人建立起核心竞争壁垒,公司国内运营版图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温州、香港等50多个城市;海外市场则重点在美国、新加坡、迪拜、白俄罗斯、老挝、柬埔寨、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及服务中心。
于明坤还分享了他开拓海外市场的差异化战略。如针对欧美市场,海神机器人采用“先试用后买单”策略,过硬的产品和技术,让用户感受到安防机器人实际有用,试用结束后主动买单。他介绍,在美国一台安防机器人月租5000美元,但作业效果相当于3个月薪数千美元的保安,雇佣成本对比起来降低很多。
同时,面对一些场景的商业化落地阻力,海神机器人直接推动“客户变股东”,从而获得对方的资金支持和应用场景资源。这种模式已在日韩、欧洲等发达国家复制。
在中东市场,以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等为代表,这些国家资金极为雄厚,并且正在全面借鉴中国的先进经验。例如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当地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希望吸引中国优秀企业入驻,用科技装点国家名片。
于明坤透露,海神机器人在卡塔尔成立的合资公司,被特别提出要“酋长冠名”,以彰显该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实力。
“东南亚市场,虽然资金比较少,但这些地方贫富差距比较大。”于明坤认为,在东南亚发展,主要是要找准华人财团这一关键支点,通过与当地华人财团的合作,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同时借助其资金和资源网络,快速推进项目的落地和运营。
无论目标指向何方,开拓市场始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于明坤表示,接下来,海神机器人将继续秉持“集成、简单、善良”的理念,依托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运营网络,在市场上重点打造“机器人4S店”,推动无人驾驶全方位认知的提升,为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商业化落地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