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速无人驾驶市场及企业概述

时间:2020-08-04

来源:无人驾驶网

0

导语:“低速无人驾驶汽车”是指: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固定,时速低于50公里/小时的自动驾驶汽车(一般亦称“低速自动驾驶”),主要应用区域包括校园、景区、园区、机场、矿山等;应用范围包括特定区域的物流配送、矿山开采、无人农用机械、餐饮及零售服务等无人车,分为载人和载货两种应用类型。

   一、 基本概念

  “低速无人驾驶汽车”是指: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固定,时速低于50公里/小时的自动驾驶汽车(一般亦称“低速自动驾驶”),主要应用区域包括校园、景区、园区、机场、矿山等;应用范围包括特定区域的物流配送、矿山开采、无人农用机械、餐饮及零售服务等无人车,分为载人和载货两种应用类型。

timg (1)

  二、 全球市场

  在国外,有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己经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例如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企业方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大汽车公司都开始介入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特斯拉、宝马、奥迪、大众、丰田、沃尔沃、日产等公司也都纷纷表示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是伴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进步而逐渐趋于成熟的,2010年以后,封闭环境下的低速无人车应用市场如环卫、物流、港口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直接推动了创业型公司大量涌入。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的风头甚嚣尘上,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公司还是新型的科技公司,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全球主要国家也在低速无人驾驶领域积极布局,并大力推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方案落地。

  1、美国

  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并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而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也在努力发展自动驾驶车队和打车服务。因此,美国在技术与创新方面,具有不俗表现。截止至2019年,在美国成功落地自动驾驶项目的企业至少已经达到了15家,如果将拿到DMV路测牌照的48家自动驾驶公司视为美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主要玩家,那么落地的企业在主要玩家中的占比已经接近1/3。

  这15家公司分别在无人出租车、自动驾驶卡车、小型无人巴士和无人送货车等领域推出了针对不同场景的落地产品。其中无人出租车与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落地企业最多,分别达到了6家,占所有落地企业中的40%。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选择了以无人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点。

  在封闭环境低速无人驾驶方面,美国有Nuro和AutoX这样的无人送货车企业也已实际运行。

  2、德国

  德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进本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发展。早在2015年出台的《自动和联网驾驶战略》中,德国就提出,保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国家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为此,德国投入数十亿欧元改造网络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德国是全球较早一批开始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概念国家,博世公司、梅赛德斯奔驰等著名公司都在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和乡间道路等多环境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实地测试,这些测试也都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和支持,但是“特斯拉车祸事件”给德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带来了一点点小的波澜。特斯拉发生“自动驾驶事故”之后,德国交通部想议院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在所有自动驾驶的汽车内安装黑匣子,全程记录车辆行驶,方便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责任鉴定。除此之外,政府并没有过多干预无人车的发展。总体来说,无人驾驶在德国发展的比较顺利。

  在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方面,德国也走在世界前列。在柏林、汉堡、亚琛等多个城市,都开展了多路段、多场景的测试。2018年3月,柏林夏丽特医科大学与当地公交公司合作,首次实现载人小巴在院区道路上的自动运行。尽管这几辆小巴士只搭载6人、时速只有12公里,院区内交通状况也相对简单,但其载人实际路段运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8月,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也进行过自动驾驶小巴士在城市道路上的测试,但目前尚不能载客。

  3、日本

  2013年,日本政府启动了SIP(战略性创新创造方案)项目,意在联合产业界、学术界、政府机构,推动重要技术的研发应用,自动驾驶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之后,无论是在高精地图绘制、技术测试,还是实验项目的推动方面,日本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都有国家、企业和民间机构的共同参与。

  在特定区域的低速自动驾驶方面,日本在2016年开始进行了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实验。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自动驾驶实现路线图,预计会在2020年将实现特定区域内的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日本现阶段在特定区域的自动驾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动巴士

  到2025年,日本总人口中将会有30%达到65岁以上,可以说,日本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为身体条件限制,老龄人群不适合驾驶,所以更加需要在公共交通上实现自动驾驶。SB Drive在2016年进行了农村的自动驾驶巴士实验,这种道路上的自动驾驶会相对容易一些。这家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股东包括软银、雅虎、Advanced Smart Mobility等,雅虎日本和软银的日本通讯公司提供资金,AdvancedSmart Mobility则提供技术开发。

  2)无人配送

  日本的无人驾驶配送解决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驾驶员不足。同时也解决再配送率。快件再配送是日本的独特文化,这主要是收件人不在家导致的。现在日本的再配送率高达20%,这是很大的工作量,需要更多的物流公司和驾驶员,通过自动驾驶则可以降低再配送率。目前,日本低速自动驾驶主要应用领域是无人配送行业。

  三、 全球企业

  (一)载人类低速无人驾驶

  当通用汽车的Cruise,Waymo,Lyft,Uber,特斯拉等公司如火如荼的进行自行驾驶技术的车辆测试时,出行领域的其他参与者却早已把目光转移到像学校园区、住宅社区、办公园区、商业区等公共场景,试图开拓这片新的出行蓝海。

  2007年以后,以Navya、EasyMile、Local Motors为代表的一批无人驾驶通勤车公司就相继成立了,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推进,在随后的几年里,科技公司不断地对无人巴士进行车辆测试,随即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陆续推出了无人巴士服务。

  (二)载货类低速无人驾驶

  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货物的定位跟踪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新型技术己经在物流业运行的各个阶段得以实施,物流行业从传统的设备、人工红利型行业逐渐转型为技术型行业。大力研究和建设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无人配送物流服务体系,己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虽然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无人配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限制,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必将成为物流行业运行的主要形式。

  从全球应用情况来看,无人配送是低速自动驾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全球自动驾驶创业型公司纷纷涉足。国外较早做无人配送车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英国创业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而在美国,无人配送是目前发展最为广泛的国家,美国硅谷的初创公司Nuro也推出了全自动无人配送车R-1。

  还有Marble无人送餐车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2017年4月份与合作推出了自动食品递送机器人,随后又宣布与DoorDash合作。2018年,Marble在最新一轮中筹资1000万美元,Lemnos、CrunchFund以及Maven等公司参投。该公司计划进一步发展其技术,并拓展到新的美国市场。Marble计划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项目将包括从食品递送到药品和更广泛的零售领域。

  类似的无人配送车还包括美国RobbyTechnologies公司的Robby机器人、日本机器人开发创业公司ZMP发布的CarriRo Delivery等。

  四、中国市场概述

  目前,中国在特定环境下的低速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的应用也从0到1的演进。未来几年产品在试运行过程将越来越成熟,下游应用案例也越来越多。从现有的市场态势来看,物流配送领域仍是未来几年最主要应用市场,企业相关产品的设计及推广也主打此领域。

  目前,在运营的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均为测试车辆,或者公司内部试运营,大批量商业还没有开展,预计2020年才会规模化应用。一览众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物流配送领域低速自动驾驶汽车销量为3000辆,港口应用领域销量500辆,环卫领域300辆,矿山开采领域200辆。

  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年销量达到19万辆,其中物流配送领域达到8万辆,为最大的应用市场。(中国市场详细分析参考一览众咨询撰写的《2019-2025年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前景及投资潜力报告》)

  《2019-2025年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前景及投资潜力报告》是深圳一览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在撰写而成。本报告详尽地分析了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低速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产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等信息,并对行业未来走势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预测。是企业决策者及高层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市场脉络、了解竞争对手情报及预测市场发展前景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投资者投资该行业的重要决策指南。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