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1深圳无人车上路总量突破800台
近日,首份深圳无人车月报出炉。数据显示,截至8月,深圳已向功能型无人车开放路权线路1170条,总计3185公里。其中8月新增开放线路44条,里程339公里。
8月份,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运营数量为764台,环比新增45台,主要分类为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和无人巡检车。其中,无人物流车总量为416台,占比超过54%。

根据透露的最新数据,截止2025年8月底,已推动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已突破800台,其中无人物流小车超400台,无人车运营线路达760余条,16条跨区干线保持常态化运行。
政策指引
2长沙发布“车路云一体化”目标
9月15日,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AI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长沙正式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智能网联全场景体系建设目标,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城市级规模应用,明确到2026年将建成中部地区首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生态示范标杆。

其中提到,以应用场景为导向,长沙将推进“十城十车”数据互联示范,与上海、杭州、成都、合肥、无锡等城市协同,推动红绿灯信息、道路信息等数据能够面向车端提供C-v2x应用服务;构建智能电轨、网联公交、微循环小巴、自动驾驶出租车等联动的智慧交通体系;推动无人配送、无人环卫、无人零售等功能型无人车示范应用,建设全域开放的无人车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城市。
融资财报
3禾赛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350亿港元
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以“252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IPO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41.6亿港元(5.33 亿美元)。
禾赛科技发行价为212.80港元,首日开盘一度冲高至244港元,涨幅超14%,收盘报234港元,上涨9.96%。截至9月16日收盘,市值超350亿港元。
4一力光子获天使轮融资
9月17日,拔萃资本宣布完成对杭州一力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天使轮投资。此次投资旨在支持一力光子在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其在智能驾驶、无人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据悉,该公司于2025年3月成立,聚焦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业务覆盖智能驾驶、无人机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落地应用
5西井科技再被追加订购34辆无人集卡
9月16日,和记港口集团旗下菲力斯杜港宣布向上海西井科技追加订购34辆无人驾驶卡车Q-Truck,其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就此翻番,巩固了港口自动化领先地位。

西井科技和菲力斯杜港曾于2023年签署下了100辆无人驾驶卡车Q-Truck协议;此次追加订单之前,首批34辆无人驾驶集卡已在特里尼蒂码头与人工驾驶集卡混合运行,成欧洲首个成功的混行模式作业标杆案例,第二批抵达后,该港口共计有68台无人集卡。
据了解,新投用的西井科技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换电站可在5-6分钟内完成车辆电池更换,全程无人化操作,从而确保车队出勤率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减少运营中断状况。
6易成创新1吨级无人物流车成功交付
近期,易成创新为国内某特种电机行业龙头企业定制开发的1吨级轻载无人物流车“易达T1”成功交付。

该车型实现了在复杂工业场景中高效、稳定、可靠的全流程无人化物流运作,标志着无人物流技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成熟落地。
7Bot Auto完成首次真无人卡车路测
9月17日,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前CEO侯晓迪创立的新公司Bot Auto宣布,已在休斯顿成功完成了首次完全无人驾驶化的枢纽到枢纽验证运行。

Bot Auto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州休斯顿,主要开发和运营其面向货运客户的运输即服务(TaaS)车队,车队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卡车。未来数月,Bot Auto的持续验证将包括其在休斯顿和圣安东尼奥枢纽之间实现首次无人商业货运的运输。
8新石器无人车拿下中东首张牌照
9月15日,新石器宣布协同合作伙伴AutoGo获得阿布扎比综合交通中心(Integrated Transport Centre, Abu Dhabi Mobility)核发的首张无人配送车辆牌照。这也是全球无人配送行业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张牌,意味着新石器在中东市场进入全面商业化铺开阶段。

同期,新石器无人车已在阿联酋马斯达尔城启动中东首个无人配送车商业化试点项目。
9易控智驾在运行无人矿卡已突破2000台
9月19日,易控智驾宣布公司在运行无人矿卡已突破2000台!据相关统计,矿山无人驾驶车辆数行业占比超50%。

战略合作
10九识智能与通用股份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九识智能与通用股份在河北衡水隆重举行战略签约暨首批无人物流车交付仪式。此次合作的核心,是九识智能E系列首款量产车型——E6无人物流车。

通过此次合作,通用股份将引入E6无人物流车,进一步实现从生产到配送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推动终端网点由“人车协同”向“无人高效”模式转型,精准赋能至每一家终端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