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计划四面楚歌,百度无人车业务会独立求生吗?

时间:2019-05-21

来源:亿欧汽车

0

导语:5月21日,据《财经》消息报道,目前百度无人车项目正在计划独立分拆,同时正在寻求外部投资机构融资。

曾经为百度吸引了无数流量的阿波罗计划似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5月21日,据《财经》消息报道,目前百度无人车项目正在计划独立分拆,同时正在寻求外部投资机构融资。对此,记者第一时间询问了百度方面,对方回复,“关于有媒体报道称‘百度无人车计划分拆’,这一消息不实。目前百度Apollo没有分拆计划。Apollo是百度AI战略的重要版图之一,目前在按照既有战略稳步发展。”

但另一方面,这个消息已经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有知情人表示,百度确有意将无人车项目独立分拆。实际上,此消息也并非新鲜事,在2016年12月,就曾有人对此事进行过微博爆料。

信息发出后,记者也询问了百度阿波罗计划官方公布的一些合作伙伴,包括初创公司、整车厂表示“并不清楚此事”,但与此同时表示,“双方的合作并无实质进展”。

拆分逻辑

2017年11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一波操作大秀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将车辆开上北京五环名声大噪。当年的4月,百度发布了Apollo平台,面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合作伙伴提供软件平台。百度方面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自动驾驶平台,帮助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合作伙伴搭建自动驾驶系统。

同期,李彦宏也曾明确表示,当时机成熟,需要引入更多投资者和伙伴时,可能考虑分拆该项业务。随后,阿波罗计划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原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的离职让企业内部开始动荡。陆奇在位时,智能驾驶事业部与百度AI战略并重,该平台跟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是百度AI两大业务板块,百度也曾多次提到将继续加码智能驾驶。

但自2018年5月陆奇走后,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动荡不安。百度晋升老将、副总裁王海峰为高级副总裁,并担任 AIG(AI技术平台体系)总负责人,以承接陆奇离任后百度AI方面的工作。而由于陆奇不再负责百度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因此原来向陆奇直接汇报的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张亚勤、向海龙、王海峰、朱光等人,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另外,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总经理李震宇转向张亚勤汇报,景鲲将担任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总经理一职,直接向李彦宏汇报。这一转变意味着百度对于无人车业务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自动驾驶商业路径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无人车业务并不是个赚钱的项目。

在百度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百度Q1出现了9.36亿元的运营亏损,去年同期运营收入为4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20%;按非GAAP计算,百度Q1运营收入为人民币4.0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3.71亿元,下滑93%,这也是百度自2005年以来出现的首个季度亏损。

此前有媒体报道,Waymo自2009年被曝开始研发自动驾驶,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Waymo在该领域的累计投资额达到了数十亿美元。Uber每月为自动驾驶研发投入高达2000万美元。

同为自动驾驶公司的Waymo作为行业标杆,让百度看到了拆分的可能性。2016年,Waymo从谷歌分拆并开始独立运营。2019年年初,Waymo对外宣布进行独立融资,并且估值高达2500亿美元。

被拆分出来的Waymo如今发展得风生水起,不仅减轻了谷歌的资金压力,还能够独立发展业务,企业更具灵活性。按照Waymo的设想,Waymo希望将自己打造成大量技术专利的持有者和零件提供商,并且致力于完成谷歌无人驾驶时代最薄弱的环节,实现商业化。如今,Waymo已经在凤凰城推出了自动驾驶服务,官方数据显示有超1000名用户正在使用这项服务。另外,Waymo也正在积极同Lyft展开打车层面的合作。

四面楚歌

进入2019年以来,陆续有无人驾驶公司开始走向倒闭。热潮背后,泡沫随之显现。作为上市公司,百度显然也难以承受无人车业务带来的巨额投入。对于百度而言,在短期内,Apollo在商业化变现的道路上很难探索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距离实现盈利还很遥远。

亏损与盈利问题之外,百度还有更多待解难题。

百度目前在无人驾驶业务上困难重重: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的公司,百度需要与车企建立起充分的合作,但目前现状是车厂也想自己做无人车,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但综合能力越强的车厂对百度的依赖性越低,这样就不能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和核心技术共享。

此外,汽车制造的工艺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手机,百度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缺乏汽车基因,很难将技术与汽车进行充分匹配。

而根据了解,目前Apollo内部的人员流失严重,高管陆续离职,技术型人才频频出走。百度作为一家开放性平台,也很难顾及各项业务协同发展。

对于百度来说,无人车业务可谓挑战重重。对于降低内部风险、提高效率而言,分拆或许是一个好选择。但分拆后,是否意味着能够杀出重围,打败在汽车行业耕耘多年的零部件企业们?或许并不尽然。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