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时间:2020-08-18

来源:中国无人驾驶网

0

导语:从过去一直被调侃成“PPT造车”,再到后来概念车的惊艳亮相,再到后续量产车的下线,造车新势力当初立下的雄心壮志,如今有不少都已经能看到成果。从产品上来看是如此,从销量上看亦是如此。

从过去一直被调侃成“PPT造车”,再到后来概念车的惊艳亮相,再到后续量产车的下线,造车新势力当初立下的雄心壮志,如今有不少都已经能看到成果。从产品上来看是如此,从销量上看亦是如此。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近日,随着各大车企陆续公布销量数据,造车新势力的表现也备受人们期待。现今造车新势力中公布销量成绩的车企有蔚来、理想、威马、小鹏、零跑五家,在经历过数年的蛰伏苦干后,造车新势力今日的表现又会是如何呢?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根据蔚来汽车官方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7月共交付3533辆,同比增长322.1%。这也是继4月卖出3155辆以来,连续四个月销量突破3000辆大关,也是仅次于今年6月的第二高单月交付成绩。

以具体车型来看,蔚来ES6 7月交付2610辆,同比增长287.8%,上市以来累计交付25754辆;蔚来ES8 7月交付923辆,同比增长462.8%,上市以来累计交付23861辆。这两款车型也成为了蔚来全部销量的来源。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当然了,在连续多月销量突破3000辆以后,蔚来也不甘止步于此,在今年成都车展上市的旗下第三款车型——蔚来

作为蔚来ES6的轿跑版本,蔚来EC6无论是外观、内饰、动力总成上都与ES6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最显著的变化则来源于其溜背造型。新产品的加入,也让蔚来有着一款更适合年轻人的车型,覆盖更广泛车主群体。

从2014年成立至今,蔚来已经融资超500亿元,在大笔投入下所呈现的回报其实也肉眼可见。比如在7月18日,蔚来汽车第5万辆量产车从合肥制造基地下线,成为首家量产破5万辆的造车新势力。

但这并不代表蔚来可以坐享其成,如今制约蔚来销量的一大问题还是其产能问题,这也是使得蔚来如今提车周期较长的原因。而蔚来江淮工厂正进行产能提升,最迟到9月将产能提升25%至每月5000辆。

此外在8月5日,苏宁还与蔚来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围绕渠道拓展、消费者服务、品牌推广、B2B合作、酒店业务、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在苏宁广场落地“蔚来展厅”,共同打造汽车智慧零售体验店。

新车和新举措的推行,其实也都是蔚来汽车为了突破销量瓶颈而所做的努力。虽然如今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一哥,但蔚来却有着更高远的志向,也让人们更期待其后续销量。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8月4日,威马汽车发布了其7月销量数据为2036辆,同比增长近一倍。环比增长34.9%,连续五个月增长,二季度销量环比增加77.8%,再次刷新年内单月销量纪录。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威马EX5作为当下卖得最好的单一车型,靠的并非是类似于蔚来ES8般的高性能模式,而是更低售价带来的性价比。14.68-19.88万元的售价,与如今很多燃油紧凑型SUV价格都十分相似。

而这价格之下,威马EX5拥有着52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8.3秒的官方百公里加速,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高性价比也是威马EX5最大的优势。

此外,在威马汽车微博发布的喜报中,还提到了其他信息。例如威马车主的平均年龄为30.4岁,90后已成为市场主力人群,85后其次,更加科技与智能化,以及对新事物更宽容的接受程度,都是年轻人选择威马汽车的主要原因。

同时,威马汽车还公布了其刚刚登榜了胡润研究院刚刚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TOP 100,证明了威马这一年轻公司在技术、创新性上的成就。

而对于未来的销量突破点,威马同样也在为此努力,据悉威马计划从下半年起到2021年将会推出两款SUV和一款轿车,其中轿车的续航甚至可达到800km。

此外对于线下网点的拓张,威马七月全国新增了18家门店,2020年以来累计新增门店64家。并且携手13家(国家电网、特来电等)主流充电运营商,接入全国260+座城市,20万根公共充电桩,这也让威马后续拥有更好的服务体系。

对于威马而言,威马EX5的稳定销量让其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并且已经也获得了新投资者的青睐。

月销稳定3000多,这些智能汽车算是熬出头了!

近日小鹏官方公布了其7月销量,但颇为罕见的是,其只公布了小鹏P7一款车型的销量,其 7月交付量为1641辆。除此之外,小鹏G3的销量以及总销量都并未公布,因此只能围绕小鹏P7展开分析。

标签: 智能汽车 销量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