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动低速无人驾驶发展?

时间:2021-09-06

来源:园区无人驾驶

0

导语:应用于封闭或半封闭场地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稳步着陆。

无人驾驶赛道的高速与低速之别

号称“钞票粉碎机”的无人驾驶赛道热度不减,大厂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但从应用层面来看,乘用车等高速无人驾驶的全面落地商用似乎还遥遥无期,在政策的强监管之下,人们几乎难以察觉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直接变化。

相比之下,应用于封闭或半封闭场地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稳步着陆,落地的产品由于体积和功能的差异性,更多时候被定义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其应用价值近几年已经在多个场景中得到验证,特别是在医院、环卫、酒店等高人力成本的场景,疫情所催生的无人化需求进一步加速了低速无人驾驶商用的进程。

高速乘用车无人驾驶投入巨大,法律法规方面现阶段也受到很大限制,这会极大地拖慢技术的可行性验证和迭代的速度。低速无人驾驶与之技术路径相似,虽然低速场景中的环境复杂度给技术落地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在政策上的限制相对较小,更适合进行商业化落地。

由于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制约,不少从业者预测,L4级重卡在干线场景落地至少还需5年以上。比起末端配送场景中剧增的社会需求,疫情对自动驾驶落地高速干线的影响更多还在思想意识层面。


场景聚焦·低速智驾

“低速无人驾驶”即指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固定,时速低于50公里/小时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范围包括特定区域的物流配送、矿山开采、港口码头、餐饮及零售服务等无人车,可分为载人、载货和功能型三种。目前,低速无人车主要于校园、景区、园区、矿山等区域。

矿区无人驾驶

矿区有可能成为国内无人驾驶最先落地的场景,并能真正实现商业效益。其原因如下,一是矿区工作条件恶劣,人们对其从事意愿不高,尤其是年轻一辈,据了解,目前现有的矿区司机还是数十年前一批;二是,矿区存在风险系数,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而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人员投入,规避风险,降低运营风险。

目前,矿区无人驾驶对应千亿以上的市场,已有诸多创业公司参与,未来也存在较多潜在竞对,率先实现规模化运营落地的公司有可能构建起场景护城河(落地运营车队数量),这很值得人们关注。

港口无人驾驶

在整个全球无人驾驶大产业格局中,港口无人驾驶是业界公认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周期最佳的产业方向。它具备落地场景佳、周期最短、产业化进度最快、市场需求刚性强等特点。

从全球规模占比来看,排在第二大的领域便是港口无人驾驶,占比为11.3%,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279亿美元左右。

无人驾驶环卫

无人环卫,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产业,深度融合了传统环卫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无需驾驶员的情况下,可自动识别避障,智能规划路线、自主开启喷洒、垃圾清扫等环卫工作。一些速度低、体型较小的清洁车已被率先用在景区、校园、广场、公园等半封闭应用场所进行试点示范或落地运营。

而在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接触,保障人员安全,具有清洁、消杀功能的环卫清洁车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大规模投入使用,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以及产品的应用。

无人配送

随着无人配送走向深水区,对场景理解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如果没有对场景的深刻理解,哪怕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比别人都深刻,也很难把技术转化成适合这个场景的产品。

快递、外卖是无人配送常见的应用场景,而近年来,生鲜、药物等零售等商超零售品的送货上门服务,正在成为无人配送在快递和外卖之外的另一个落地场景。


推动低速无人驾驶落地的集聚平台

为加快功能型低速无人车的落地应用,作为行业内首家产经媒体,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联合中国低速无人驾驶各产业链主流企业,拟发起成立国内低速无人驾驶行业首个产业联盟。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依托中国低速无人驾驶网、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资源,联动产、学、研、资、用、政等各方力量,通过采取联合发展形式,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提升低速无人车品牌效应,推动产品在港口、园区、矿区、机场、景区、农机、巡检等半封闭场景下的落地应用。

据统计,自4月对外招募以来,已有近160家企业作为联盟首批发起单位加入了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联盟囊括低速无人车本体、解决方案、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企业,服务范围包括无人配送、无人矿区、无人港口、无人环卫、无人农机等领域。

2021年9月8日,由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主办的《2021功能型低速无人车产业技术发展峰会》将在深圳坪山举行。根据安排,本次峰会会议议程有三大亮点,蓝皮书发布、主题演讲以及联盟成立。

蓝皮书发布:峰会当天将重磅发布《2021重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该蓝皮书重点研究10吨及以上重载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应用情况、产品技术、主流企业、增长模式以及未来态势等内容。

主题演讲:峰会当天共有16场专题报告,分为重载无人驾驶智慧港口专场和功能型低速无人车市场研究专场进行,还有特邀嘉宾圆桌探讨无人驾驶商用落地。

联盟成立:峰会当天宣告“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