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连获两轮融资,路凯智行再获A+轮数千万投资

时间:2023-08-04

来源:路凯智行

0

导语:路凯智行选择的方向,是矿山无人驾驶。

 前言:

1848年,旧金山的一位木匠在水流中发现了黄金,一石激起淘金热。在此后的20年间,旧金山投身到淘金事业的人们从500人增加到15万人。

可大多数淘金者并没有因此发财,反而从没淘过金的李维·斯特劳斯却靠着卖给矿工耐磨的牛仔裤打造出了Levis,达赖厄斯·奥格登·米尔斯通过给矿工提供铲子成立了加利福尼亚银行。

可见风口来临之际,并不是每个追热度的人都能获得回报。真正能乘上风口的,只有那一批敏锐把握市场需求的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淘金热”也不断更迭。

自2009年谷歌创办Waymo之后,Uber、Mobileye、特斯拉、滴滴、百度等企业纷纷挤入自动驾驶的赛道。2018年时,摩根士丹利将Waymo的潜在价值定在了1750亿美元,杰富瑞给出的估值更是高达2500亿美元,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然而到了2023年,Waymo一季度便两次裁员共计209人,占总员工人数的8%,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也迎来漫长寒冬。

“目前整个行业遇冷,一是因为L4级无人驾驶本身商业化落地困难;二是因为经过疫情三年,很多投资机构也没钱了,所以更愿意投一些稳妥的项目。”当谈及行业遇冷时,路凯智行创始人谢意如是和亿欧汽车说道,“其实无人驾驶也不能一概而论,乘用市场、干线物流以及不同的封闭场景下无人驾驶都不一样,还是要选一个能快速商业化并带给客户价值的领域。”

路凯智行选择的方向,是矿山无人驾驶

矿山无人驾驶,一条正确的路

谢意告诉亿欧汽车,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遇冷,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矿山无人驾驶道路的正确性,这点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亿欧汽车首发消息,路凯智行刚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融资金额,本轮的投资方是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是经北京市批准、由经开区发起设立,旨在促进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是武汉市汉阳区国资局全资控股公司,是汉阳区打造“招投一体”产业招商模式的股权投资平台。

亿欧汽车还注意到,路凯智行本轮融资背后还有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的身影(下称“自驾办”)。不久前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发布仪式上,路凯智行作为首批被投资企业和自驾办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据悉,该基金由亦庄国投作为基石出资人,旨在促进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投资于汽车芯片、车路云网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载传感器等领域。

这点在亿欧汽车采访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人刘伯年的时候得到了证实。刘伯年表示:“我们持续关注了路凯智行3年,曾多次和自驾办一起去新疆、内蒙实地考察,对于路凯智行商业化落地前景非常看好。路凯智行是落户在北京经开区的企业,也是基金投资领域内重点关注的企业,基金将从政策、产业、金融、人才服务等多个方面助力企业创新,产业快速发展。”

路凯智行在无人驾驶整体遇冷的情况下,还能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首要原因,是其商业化落地的必要性。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矿山发生安全事故367起,死亡518人,其中煤矿事故168起,死亡245人;2021年安全事故356起,死亡503人,其中煤矿事故91起、死亡178人;2020年安全事故434起,死亡573人,其中煤矿事故122起、死亡225人。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因自然或人为煤矿安全事故而罹难的人超过26万。

矿山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采矿业。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炳香曾表示:“能源转型的确正在进行,但即使到2050年,煤炭的比重仍至少占50%。这就是说,基于富煤缺油少气的禀赋特点,我国不可能彻底摆脱煤炭。而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人员伤亡,那就必须进行智能化转型。”

除了安全问题,人口老龄化对采矿这类工作环境恶劣的行业也相对明显。根绝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时中国采矿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612万人,而2021年时仅剩345万人。

一方面,以煤炭为主的采矿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市场规模足够大;另一方面,频发的安全事故和老龄化使得采矿从业者越来越少,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等赛道相比,智慧矿山在重要性、紧迫性和政策支持上均有优势。

路凯智行对自己的定位也不仅仅是一家自动驾驶公司,而是围绕无人驾驶为矿山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公司。谢意告诉亿欧汽车:“除了无人矿卡之外,我们也会对挖掘机、装载机和钻机等特种作业车辆进行改造,从底层设计智慧矿山系统。”

懂车懂矿懂算法,更懂客户

对一家公司而言,有市场是前提,如何赢得市场才是关键。

在资本流动迅速的现代商业社会,新兴赛道的出现不仅代表着风口的到来,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风口,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被淘汰出局。

谢意认为,路凯智行的优势除了懂车懂矿懂算法以外,更重要的是懂客户的需求,明白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亿欧汽车了解到,CEO谢意是岩石科技创始人,曾主导完成10款特种车辆无人驾驶及车控系统的落地,团队核心成员曾主导一汽奔腾、长城、陕重汽10余款车型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具备线控改造经验;主导了中国矿企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座智慧矿山,拥有矿山生产管理经验。从管理团队、产品经理到销售,路凯智行团队大多具有矿业院校的背景。

路凯智行在打造产品时会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在保证安全够用的前提下打造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比如在搭建矿山无人化运营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辅助设备以及现场网络进行改造。

目前路凯智行对一辆矿卡进行线控及无人驾驶改造的投入,是低于一辆有人驾驶矿卡一年的人工投入的。而在整个矿山网络体系的搭建上,路凯智行也试图打磨出一套高性价比的网络方案,尽可能地降低了矿方的前期投入。

得益于无人化运营可以适当延长作业时间,即使综合考虑人力、油耗、轮胎磨损及维修保养的成本,未来一辆矿卡能在一年半内收回成本,这对于矿方而言还是非常可观的。

除了看得见的成本,路凯智行也会考虑看不见的成本。

智慧矿山项目落地困难的另一原因,是对于矿方而言学习成本过高。对此路凯智行在设计产品时,着重强调了可视化和简易化,并根据对矿山的了解摸索出了一套标准的培训体系。

首先,路凯智行会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配备专业的运营人员进行把控,其次,会根据矿方生产计划配备作业区域和人员,最后,是制定标准化的无人矿山作业流程,其中包括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注册和培训。

标准化的培训既能降低矿方的学习成本,又能通过统一调度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场景优先,技术为本

很多人听到矿山是封闭场景,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开放场景下的无人驾驶进入矿山领域是降维打击,忽略了矿山场景本身的复杂性。智慧矿山也已发展多年,但是目前标志性的智慧矿山项目依旧寥寥无几。

无人驾驶落地智慧矿山的第一个难题,是不同矿区规模、环境、矿种不同造成的差异。

和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场景相对固定不同,矿山的环境差距相对较大,如果根据每一个矿区进行定制化处理,那成本和效率都将受到影响。

此时路凯智行熟悉矿山场景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在打造产品时,路凯智行第一步做的便是从不同业务场景中提取共性,然后综合不同矿区的环境做安全冗余,最后再根据不同矿区生产流程上的差异在调度层面做一些定制化的工作。

目前路凯智行的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定制工作多发生在地质、地图层面。

无人驾驶落地智慧矿山的第二个难题,是矿区自然环境的恶劣。

由于矿区大多振动频发、扬尘肆虐,某些矿区还会面临极端温度和电磁干扰,这便需要无人驾驶矿卡在安全性上下更多功夫。

路凯智行从三个层面来应对这个问题。首先是在部件选型上严格执行车规级标准,这样的部件本身对极端环境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其次,是对部件进行单独保护,路凯智行打造了不同的电气箱来隔绝电磁干扰、扬尘及温度,对于传感器和不安装在电气箱中的部件,也会单独进行机械传导抗干扰的优化措施。最后,则是对整车的配件进行系统级优化,增强整车的抗震减震能力。

无人驾驶落地智慧矿山的第三个难题,是矿区人造环境的变化。

自动驾驶目前关于高精地图产生了路线之争,不少企业选择放弃高精地图的原因是更新频次太低,而成本又太高。和日常道路环境相比,矿区道路会随着矿区开采而不断变化,对于地图更新频次的要求更高。

为此,路凯智行自建了一套地图体系。整个地图分为三层,底层是主干道,变化周期以月为单位;第二层是通往主干道和进出采场、排土场的辅助道路,变化频率以周为单位;第三层则是采场和排土场,由于挖机不断的挖掘、运输以及排土,变化的频率来到了分钟级。

对地图进行分层更新在保证时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降低了成本。

除此之外,路凯智行还有一层实时性的地图,用来显示车辆实时信息,能帮助运营人员更好的进行调度以及排查问题。

在解决现存难点之后,路凯智行对未来智慧矿山的发展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路凯智行和矿大重点实验室也进行合作,希望能借助高校的专业力量进一步加深对矿山的研究,完成从为矿山做适配性改造到提前进行矿山设计的转变。

结语

从2020年5月19日成立,到现在路凯智行已走过三个年头。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智慧矿山时,谢意总结了两个原因:

一是做了多年无人驾驶项目,发现目前无人驾驶公司在规模化和盈利上均存在问题,而矿山场景对无人驾驶有需求,本身的规模也足够大,能支撑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是智慧矿山门槛相对较高,对技术、场景以及行业资源上均有一定的要求,而这恰好是路凯智行的优势所在。

关于未来,谢意希望路凯智行能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正向现金流和盈利的公司,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则是能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