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近120亿港元!又一家激光雷达企业拟借壳上市

时间:2024-12-24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大洗牌”,中国企业更胜一筹。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获悉,12月20日,香港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07855.HK)已与图达通签订业务合并协议,将助力图达通在港交所上市,目前认定估值为117亿港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公告全文)

据了解,TechStar重点关注中国新经济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与国家经济趋势及产业政策一致的创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绿色能源等),于2022年12月23日完成股票发售。此次与图达通签订业务合并协议,看好的是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和发展潜力。

中国自动驾驶渗透率稳步提升,低速场景加速规模商用

近年来,我国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政策支持、落地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目前,国内L2+辅助驾驶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达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

L4级自动驾驶加速赋能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环卫、配送、矿区等低速场景的商业应用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速无人驾驶市场销售规模已达85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百亿元。

有业内人员表示,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而低速无人驾驶在多个场景的千亿级、万亿级市场还只是开拓了冰山一角。为此,已经有企业开始加重在低速无人驾驶领域的关注和投入。

据悉,图达通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像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了超远距主视激光雷达Falcon猎鹰、图像级远距离前视激光雷达Robin E(灵雀E)、高性能中距广角激光雷达Robin W(灵雀W)以及感知服务软件平台OmniVidi等软硬件解决方案。

其产品不仅在全球ADAS市场出货量领先,在无人矿区、无人港口、无人配送、无人环卫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人矿区,图达通的猎鹰K作为主视激光雷达,已助力易控智驾近800台无人驾驶矿用车的应用。

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大洗牌”,中国企业更胜一筹

回顾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发展历史,200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组织的首届DARPA大挑战赛,推动了激光雷达产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推荐阅读:《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用传感器产品发展蓝皮书(2024版)》正式发布!)

据悉,Velodyne的创始人David Hall,就是通过参加DARPA大挑战赛认识到了立体视觉和现有单线固定视线激光雷达的局限性,2006年开始专注研究多线360度旋转激光雷达,并成功开发了HDL-64E固态混合激光雷达传感器,产品刚推出时售价高达10万美元。这款雷达量产后提供给了参加2007年DARPA城市挑战赛的团队,完赛的6支队伍中,5支队伍使用了Velodyne的雷达。

凭借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Velodyne于2020年9月通过SPAC上市,成为“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紧随其后,Luminar于2020年12月完成上市,Aeva、Innoviz、Aeye、Ouster于2021年完成上市,Cepton、Quanergy于2022年完成上市。至此的8家上市企业中,7家都来自美国。

但从2022年底开始,行业重新洗牌。一方面是美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2022年10月,Quanergy宣布申请了破产保护;2023年2月,Velodyne与Ouster正式合并进行全股票交易;2024年7月,Cepton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将被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股东Koito收购。

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开启上市元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陆续挂牌上市。若图达通成功借壳上市,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第三家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2023年2月9日,禾赛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上市

2024年1月5日,速腾聚创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从营收情况来看,中国企业明显更胜一筹。

2024 Q3全球8大激光雷达上市企业营收情况

从第三季度全球8大激光雷达上市企业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仅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2家企业的总营收,就已经达到了其余6家总营收的4.5倍。待图达通成功上市后,将进一步提高占比。

据了解,图达通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460万美元、6630万美元、1.21亿美元;扣税前亏损分别为1.14亿美元、1.88亿美元、2.18亿美元;图达通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6610万美元,净亏损为7870万美元。

新战略点评

综合来看,此次图达通的上市计划公开,不仅体现了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在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上不断显著提升,也体现了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在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方面的日益成熟。

目前,中国激光雷达的应用市场和商用情况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行业要抓住机遇,持续深耕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芯片的研发攻坚工作。同时要不畏挑战,不盲目内卷、内耗。行业内的企业还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商业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激光雷达产业的繁荣发展。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