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政策的逐步放开,无人驾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数行业专家和媒体纷纷预言,“2024年将是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关键之年”,众多无人驾驶企业也纷纷立下雄心勃勃的目标,期望在这一年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双重飞跃。
如今,2024年已过,2025年已来,这些无人驾驶企业的商业化进展究竟如何?当初立下的目标又兑现了多少?新的一年又会有怎样的期许?
易控智驾
2024年3月,易控智驾公布3亿元C++轮融资消息时,就透露公司累计投放运营的无人矿卡数量超过300台。当时易控智驾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张磊表示,预计在2024年底,易控智驾无人矿卡投入运营数量将会达到1000台左右。
2025年1月,易控智驾对外分享了喜讯:截至去年底,公司实际运营车辆超过1000台,运行里程达到3000万公里,落地矿山数量超20个。
业内一致认为:2024年是矿山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元年。

同时,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表示,2025年全国无人驾驶矿卡落地数量将超5000台,无人驾驶在新增矿卡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
九识智能
作为国内无人配送领域领军企业之一,九识智能在过去的2024年里落地成绩取得了飞速进步。

2024年6月,发布了四款L4级无人车(Z2、Z5、Z8和Z10),以满足不同物流场景和载货量的需求。
2024年,相继在青岛、汉中、桐乡、嘉兴南湖、曲阜、合肥等地取得无人车“上路”牌照,其中,仅在曲阜就获得了500张牌照,标志着其在华北区的规模化合规运营落。目前,九识智能已在山东当地落地近千台。
截至2024年11月,九识智能的无人城配车已与近百个品牌合作,覆盖快递、生鲜、医药等多个物流场景;在全国13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累计送单量超过1亿单,帮助客户实现运营成本平均降低62%。此外,九识智能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中东等地落地了订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新石器无人车
新石器无人车成立于2018年,于2020年完成首次无人配送车落地运营,2021年取得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获得首批无人配送上路资质,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持证上岗。2022年,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曾立下2023年实现3000-5000台车车队规模的闭环运营。

截至2025年2月,新石器无人车方面透露,已成功交付车辆3000辆,自动驾驶里程累计超2400万里。
商业化落地推进的同时,新石器已完成五次产品迭代,目前投放的第五代新石器无人车X3,已具备在城市公开道路场景下以40km/h速度自动驾驶的能力;并与多位快递行业巨头达成合作协议。
因此,新石器无人车也对2025年充满信心,创始人余恩源曾表示,预计2025年新石器无人车的年产能将达到30000台,在300个城市实现落地即跑。
最新消息,2025年初,新石器无人车已拿下超2万辆的客户订单,目标是成为全球首家交付和管理万台L4无人车队的公司。
数字政通
2024年9月,“棋骥”无人驾驶智联网格车所属公司数字政通曾透露,与易咖智车、主线科技等自动驾驶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在“三年百城”基础上,联合推出了“百城千车”计划,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棋骥无人驾驶网格车多种服务模式,目前已经与烟台、淄博、温州、雅安、池州、合肥、益阳、福州、东营、淮南等10多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2月,数字政通官微表示“将持续围绕‘精品打造-深化应用-全面推广’三个阶段开展‘棋骥’三年百城推广应用”。
蚕丛机器人
虽然纵目科技目前已“爆雷”出局,但是作为曾被创始人寄予厚望的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线,蚕丛机器人自2024年1月推出首款产品“FlashBot”以来,表现就甚是亮眼,项目落地迅速,应用规模和地域之广均刷新行业记录。
2024年4月,蚕丛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4年,蚕丛机器人会优先发力国内的华东和华南市场,尤其是上海、深圳等城市。今年蚕丛机器人的目标是部署3000-10000台的蚕丛机器人。”

如今,也无法知道蚕丛机器人目前确切的落地数据,只能从过往项目中预估在500-1000,其中,上海地区的场站落地数量超过300个。如:2024年五一期间,100辆闪电宝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四个大型停车场为游客提供服务,2024年“十一”假期,数十辆闪电宝入驻广东、云南、上海等39个高速服务区。2024年春运期间,蚕丛机器人与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上海市交通部门进行合作,投入数百台闪电宝进驻这八个省市的数十条高速公路网络。
在2024年11月,蚕丛机器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透露,从4月份量产到现在已经有60多个商业项目,近50个高速服务区落地。而海外预计有2000-3000台的订单。
斯年智驾
2023年8月,斯年智驾曾公布计划在港口、散货集散地、物流园区及场间短驳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并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
此外,斯年智驾在2023年启动了海外市场扩张。斯年智驾计划在2024年、2025年分别实现一定比例的海外营收。在中国跑通的商业模式,也将因地制宜的运用到海外市场

截至2024年11月,斯年智驾已实现2024年内连中5标目标,中标项目使无人车队规模将突破250辆,签署了7个港口订单,3个散货集散地订单,2个物流园区订单及若干场间短驳订单,在手订单金额数亿元。(推荐阅读:年中5标!这家自动驾驶企业又接运营大单了)
斯年智驾创始人兼CEO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在2026年完成IPO,并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友道智途
2023年初,友道智途CEO王瑞曾透露,2024年,友道智途要在矿山、港口等赛道做到绝对领先,市占率能够做到比较高的水平,营收规模实现飞速增长,给2025年顺利IPO做好铺垫。

2024年2月,友道智途宣布实现千万营业,同比增长25倍;2024年6月,友道智途的L4级自动驾驶项目每月营收超过1000万元。2024年6月,友道智途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
此外王瑞透露,友道智途计划在2026年实现年营收10亿元,并为2025年IPO做好准备。
写在最后
早在2021年,京东、阿里、美团曾发起“末端无人配送冲击千台”大战,计划当年投放几百到上千台无人配送车,并在未来3年投放车辆数超过万台。然而,结果显而易见,这些目标全部未能达成。类似地,2024年年初,Robotaxi玩家们也纷纷提出“千台计划”,但此后也悄然没了声音。
2023-2025年,是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走向规模商用的第二个“关键三年”。继行业精准开局、多个场景步入真正的商业化元年后,2024年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类低速无人车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规模体量突破百台、千台、数千台。从九识智能、易控智驾等企业取得的成绩来看,部分企业已走过商业化“奇点”,但整体市场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
对于企业而言,当前的市场热度和局部的成功案例并不足以确保长期的行业主导地位。未来,企业需要持续优化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并提升运营效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2025年是第二个“关键三年”的决胜之年,面对新的市场格局、技术革新以及政策导向,低速无人驾驶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推荐阅读:2025展望低速无人车行业:百位CEO有话说)
2025年4月1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现场发布《2024年度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涵盖政策、融资、产品、中标项目、落地项目等多角度市场分析,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