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更加成熟,特别是低速无人驾驶向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再上新台阶,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出海正在成为趋势。 从无人驾驶清洁环卫、矿山无人驾驶到小巴车、无人配送、园区物流,中国自动驾驶在海外的应用场景愈发多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又有不少无人驾驶企业在海外市场落子布局、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易控智驾
4月24日,易控智驾透露其与全球领先的矿业服务提供商Thiess、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诺顿金田在墨尔本联合举办签约仪式。三方将整合无人驾驶技术、矿山运营经验,推动无人驾驶运输方案在诺顿金田矿区落地应用。

三方签约现场
澳大利亚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当地人力成本高,替代人工的经济性更高,因此,很多矿山自动驾驶企业将澳大利亚列为出海的首选地区。易控智驾海外落地首个项目也选择了诺顿金田矿区。
为了实现出海澳洲,早在2023年底,易控智驾就与Thiess旗下的全资子公司MACA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年,澳大利达开始推进出海事宜,并在澳大利亚当地成立了办公室,还进行了第一台无人矿卡车辆的改造。
西井科技
5月6日,西井科技透露又一批12辆新能源无人集卡Q-Truck运往阿联酋阿布扎比旗舰港口哈利法港,并投入实际运营。早在2021年,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CSP ADT)引入西井科技新能源无人驾驶集卡Q-Truck车辆成为中东地区首个部署无人集卡的码头。

为了深度赋能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智能化转型,西井科技已在阿联酋迪拜开设区域运营总部,以更好的服务当地及周边市场。
作为一家拥有全球化战略布局的企业,西井科技目前已为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其全栈智慧绿色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海港、铁路枢纽、陆港、空港、工厂等集装箱物流场景。
九识智能
今年2月,九识智能在阿联酋参与赛事DHL Fast Forward Challenge,并取得该赛事全球冠军,也是唯一一家由中国背景的决赛入围企业。后续九识智能将与DHL和Dubai South在迪拜联合开展自动驾驶配送试点项目。
作为率先布局海外市场的无人配送企业,九识智能早在2023年10月就与新加坡职总平价合作社(供应链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新加坡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城市配送项目的实施。在此期间,九识智能加入新加坡标准委员会工作组,并参与了当地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填补了该类车型在新加坡公开道路运行的法规空白。

2024年5月底,九识智能在新加坡通过CETRAN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获得新加坡陆路交通局(LTA)颁发的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意味着九识智能车在新加坡指定公共道路上能够进行无人驾驶作业任务。
这不仅是九识智能在海外市场开拓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为国内自动驾驶产品出海落地打开了全新局面。截至目前,九识智能已在新加坡、日韩、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无人化产品。
PIX Moving
今年以来,PIX旗下Robobus在日本多地亮相,并举办了无人驾驶体验活动,邀请当地市民体验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创新出行方式。此外还与松下控股(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携手,在日本东京新宿御苑进行无人零售服务“PIMTO”的实证实验。

自2017年成立起,PIX Moving即瞄准高需求市场,优先进入日本、欧洲等自动驾驶法规成熟地区。在日本,自2018年启动市场调研,2023年正式注册子公司,2024年通过与日本TIS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公司,在日本神奈川县落地首个海外工厂,量产包括无人小巴、无人零售车等产品,实现“本地产、本地销”。在欧洲,PIX Moving去年3月在瑞士设立国际总部,并与意大利Tecnocad合作,于都灵部署Robobus接驳服务,覆盖景区、园区等短途出行需求。

据了解,PIX Moving目前正在积极拓展韩国和东南亚市场,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订单量也在快速增长。已于今年4月份携手国企业Treeze联合开发了Leo P6型号的无人驾驶小巴,并在韩国丽水市落地试运行。

PIX Moving 全球客户市场地图
截至目前,PIX Moving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足迹已遍布迪拜、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欧卡智舶
今年1月,欧卡智舶SMURF鲸灵无人清洁船继续推进欧洲批量化落地项目,应用场景为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

一直以来欧洲港口清洁的主流方式是人工驾驶小船手工作业,成本高昂、作业风险巨大。因此也是欧卡智舶重点布局的区域之一。
欧卡智舶目前已成为我国水面无人驾驶独角兽企业,也是率先开始向海外布局的企业额之一,自2018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欧卡智舶分阶段拓展海外市场:首先以无人清洁船切入东南亚,2020年通过欧盟CE认证进入欧洲,2023年参与沙特NEOM“梦想之城” 项目进军中东。2024年,公司斩获AIM全球路演大赛中国区冠军,并亮相沙特LEAP科技展,与多国客户达成智慧水域解决方案合作。
截至2025年5月,欧卡智舶产品已覆盖全球10余个国家,包括英国、西班牙、新加坡、沙特等,累计部署无人船近千艘,累计无人化运行里程突破70万公里。
朗誉机器人
今年1月,朗誉机器人推出全球首台300吨重载室外AGV,发布会现场就与印度阿达尼集团、加拿大中华海外工商联合会签署合作协议,加速布局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作为中国重载AGV领域的领军企业,朗誉机器人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突破。2024年,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600吨背负式重载AGV刷新全球载重纪录,并通过欧盟CE和美国UL认证,成功进入欧美市场,首单美国储能生产线设备交付后即斩获六台新订单。
2025年一季度,其海外合同额已近3000万元,新增德国、土耳其等市场,产品覆盖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阿联酋、越南、泰国等12个国家,累计服务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包括西门子、SEW等国际巨头。
据朗誉机器人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朗誉机器人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3亿元,海外订单总额突破4000万元,较2023年翻番,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并计划在3到5年内将这一数字提升到50%。此外,朗誉机器人正加速在全球增设8个海外销售网点,重点布局港口等重载需求旺盛的场景,目标2025年出口额突破1亿元。
坎德拉
5月初,坎德拉智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阳光S200多功能清扫机器人正式出海越南,发往立讯精密位于越南北江省越安市的工业园区。这也是坎德拉智能的首个出海项目。

产品检查及打包发货

立讯精密越南工业园
据了解,此前立讯精密已在昆山和盐城工业园就已部署了多台坎德拉清扫机器人,此次越南园区的复购,不仅是用户对坎德拉产品的认可,也是双方携手进一步合作的见证。
目前来说,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已具备快速复制和落地的能力,使得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近几年,低速无人驾驶企业“出海”提速,除了以项目形式落地,设总部、建工厂、合资新公司也成为了企业走向海外的途径之一。
虽然出海已成趋势,但国内企业还需秉承理性态度,避免盲目行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张斌博士表示,出海过程中应强调优势互补与抱团作战,通过联盟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与渠道共用,降低出海成本,促进互惠互利。具体而言,联盟内企业应合作共建渠道,共享海外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提升整体竞争力。
此前,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曾组织多场行业大会,期间召开“出海”相关话题论坛,并邀请西井科技、PIX Moving、朗誉机器人等代表企业嘉宾分享“出海”经验。
如今,“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已然定档7月3日,地点杭州,大会将聚焦低速无人驾驶产业最新技术和应用成果,举行低速场景解决方案专题报告和产业链专场,16+行业领先企业代表演讲,并有特邀嘉宾进行圆桌讨论,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期待您的到来!
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主编的《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已正式发布,涵盖细分场景市场规模、区域份额、技术水平、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分析,欢迎后台留言了解报告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