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九识智能:用“生态跳板”打造无人配送新增长极

时间:2025-07-14

来源:Lynn

0

导语:对于生态伙伴的选择,九识主要聚焦两条线......

九识智能是全球城配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拥有可成熟规模化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有效解决万亿级城配B2B市场的难题。

自2019年成立以来,九识智能已连续获得多轮融资,披露的融资总额近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美团、蓝湖资本、鼎晖百孚、BV百度风投等。九识智能全球首款L4级城配量产车型,推出后短短2年时间多次迭代升级,目前全系列产品已在国内服务超200多个城市的客户,成为中国无人配送领域成长最快的企业。

在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深度对话」的现场,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周清接受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的采访,披露了公司技术和市场护城河构建路径,全球化商业版图扩张战略,以及选择生态伙伴的核心逻辑。

行业渐入深水区:技术筑基,战略领航

周清表示,九识智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整个行业的推动,以及九识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

九识智能成立之初,就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瞄定“城配B2B市场”,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三公里”“五公里”的多元配送场景。面对不同场景下用户需求的千差万别,九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差异化的竞争方案。

“首先就是我们的产品形态。像我们的Z5容积5立方、续航200公里,它主要就聚焦于城配市场。因为其实往返200公里,单程距离差不多是100公里以内,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型城市的平均(南北)距离。

然后我们的Z8和Z8max,因为它更大,类似于一个小的轻卡,所以它更多的是用来征战工业物流场景,包括一些有路权的城配场景。

同时我们最新推出的E6,是为轻抛货、零散件客户设计的一个非常低价的版本,负责去适配(解决)这种场景的相关用户需求(痛点)。”

据了解,九识智能明星产品Z5于2023年5月首次推出,今年3月已升级到第三代,其迭代产品创造过发布当晚5290台的L4级自动驾驶产品销量纪录。Z5系列产品也是当前市面上容积达到5立方的无人配送车市占率最高的。

目前九识城配物流全系列产品,容积从3立方到10立方不等,上装包括开放式、飞翼门款、多格口款、冷链款,可满足众多行业、众多品类货物的运输需求。

第二个是我们在运营模式上,首创了硬件销售+软件订阅的模式,可以降低用户入手(无人配送车)的门槛。无人驾驶物流车之前非常贵,用户买一台可能20万~30万,资金成本很高。现在像我们的E6(售价)19800元,新客半价9900元,再加上按月付的1800元FSD(服务费),用买手机的价格就买了一台车的硬件,快速地把产品(使用)门槛降下来。

第三个是模块化的设计,再加上我们的开放平台,可以支持按客户的需求,不同的场景,定制不同的货箱上装。这样的话不只是运货,(用户)可以自己做一些自动装配的方案,然后去做自己的商业推广。”

周清介绍,随着全国多地加速推广无人配送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行业现在也逐步到了一个深水区的阶段。接下来规模商用的挑战,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路权问题。我们作为快速发展的交通新业态,目前国家层面还未制定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各地引入、管理无人车时缺乏统一标准,行业规模化发展缓慢。

其实是技术挑战。在一些特别极端的场景,比如说浓雾、暴雨、暴雪等,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最后是海外布局。目前海外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仍需依托某一平台,逐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影响力。

双线牵手生态伙伴,场景穿透力“破圈”

作为深度参与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的企业代表,周清对目前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感到十分欣喜。

“最早我们九识开始做(无人配送车)的时候,零部件都是不完整的,这也是为什么倒逼着我们从一家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公司变成了一个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公司。”

周清介绍,早期低速无人驾驶供应链还不够完善,会遇到关键零部件缺失或性能不达标的问题。且在当时市场还未起量的情况下,定制的价格也高,倒逼着九识做了产品的研发。

“在这次大会上,我发现很多伙伴已经都有了适配我们的产品,给我们增加了非常多的选择。我觉得这不仅是对九识,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咱们(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能把所有的生态伙伴,包括上游供应链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发现共同的商机,一起共同发展。”

对于生态伙伴的选择,九识主要聚焦两条线:一条是场景,另一条是产品。

周清表示,九识智能的生态合作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基于“场景需求”,以“技术”为纽带,实现价值共创和共赢。

因此九识一方面是携手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和需求的合作伙伴,通过深入了解其业务模式和运营痛点,共同探索无人配送车在城配物流之外的最佳实践。目前服务场景已覆盖快递、商超、医药器械、餐饮、汽车零配件、工厂转运等众多场景,拓宽了公司及整个行业的市场边界。

另一方面是扩大产品级的生态伙伴圈,安防巡检、市政环卫等,这些领域对智能化、无人化同样有着迫切的需求,且九识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九识联合北控北斗,打造了基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PPB级燃气管网泄漏高精准无人巡检系统";联合国瑞智能,推出了无人吸尘车、洒水抑尘车、饲料投喂车、防疫消杀车等多款L4级产品。

目前,九识智能通过与场景和产品两条线的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有效提升了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整个低速无人驾驶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个关键词勾勒发展轨迹,全球战略进阶

回顾九识一路走来的历程,周清用三个关键词勾勒出公司的发展轨迹:

"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已覆盖200余个城市和地区,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同时成功开拓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据了解,九识最早通过进入新加坡标准委员会工作组,参与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成功获得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进入了当地。目前九识以新加坡为支点,拓展进入了东亚、东南亚市场。

九识智能获得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

今年5月,九识智能与阿联酋国家邮政集团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在阿联酋设立合资企业,成为九识进军中东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我们未来海外的主要目标可能还是这些发达国家或者准发达国家,因为他们的人力和成本更高,替换出来的效率提升也会更大一些。”

"技术创新"——坚持全栈自研,构建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在系统响应、环境感知等核心指标上持续突破。

周清介绍,九识自研无网络、无GPS的L4级自动驾驶算法,可支持产品极致贴近真实应用场景,行驶到地下车库、隧道等信号缺失区域,也能实现高效、安全的L4级自动驾驶。

产品创新采用"仿生传感器布局"设计,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构建了无死角环境感知网络,同时整车的改造空间也变得更大了。

“多元化发展”——与物流、制造、医药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产品应用从物流配送延伸至安防巡检、市政服务等多个领域。

周清透露,九识自研的自动驾驶工程框架,后续也计划开放出来,作为九识开放平台最重要的一环,赋能给更多的合作伙伴。

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九识智能的成功是其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以及精准洞察市场需求的结果,为整个低速无人驾驶行业树立了标杆。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九识智能将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持续推动无人驾驶技术深度融入城市运行体系,使其成为支撑现代物流和社会发展的"智慧毛细血管"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