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低速无人驾驶领域有50+企业推出近80款新品,其中,整车新品46款。

2025上半年国内无人驾驶领域整车新品(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遗漏,请指正)
以上46款整车新品类型丰富,重点覆盖了清洁环卫、无人配送、园区物流、智慧农业等多个应用场景,说明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的投入持续扩大,展现了国内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的活力和创新性。

2025上半年国内低速无人车新品类型分布
从产品类型来看,用于清洁环卫场景的无人车新品数量最多,共有13款,占比28%,包括9款无人清扫环卫车和3款清洁机器人以及1款水面无人驾驶清洁船;其次是无人配送领域新品11款,占比24%;园区物流转运车和无人农机产品分别有6款和5款。
具体来看,清洁环卫领域的无人化新品,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对现有产品功能的创新迭代,也有一部分是企业新推出的产品线,比如盈峰环境推出的第3代清洁机器人“小蜜蜂”就融合了5G、AI、机器视觉等多项技术,普渡机器人亦是推出了AI技术加成的全能清洁机器人PUDU CC1 Pro,云创智行全新升级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环卫车YC800,实现全自动循环作业;赛特智能推出了专为城市复杂空间打造的智赛洁·S5无人驾驶清扫车。
而智行者则在今年上半年同时推出了全能商用清洁机器人MIX1和大型无人驾驶清扫车 “蜗大白”,将场景应用从室内延伸至公开道路。
与此同时,也有新入局企业开发的数款创新型产品,比如阿尔飞思的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睿车”,通过清扫功能的底盘设计和整车轻量化设计,使产品具有高通过性;九识智能旗下合资企业极景智能推出的“象喔”无人洒水车,则是在九识无人车基础上改造而来,可装两吨水,既能用于城市洒水抑尘,也能火灾救援。

而无人配送领域企业则更希望从数量上和功能上尽可能完善产品矩阵。今年上半年的11款新品中,有2款为菜鸟无人车,6款为九识智能无人车,后者在今年推出了4款E系列,在续航和仓储空间上持续补全,以适配更多配送场景;菜鸟继2月份发布无人车GT Pro后,推出了专为快递网点设计的2.18万元平价款无人车GT-Lite。此外,既未科技也在3月一口气亮相了两款智能配送机器人“灵小驹”P4和P6装载空间分别4m³和6m³,前者更适合非机动车道行驶,后者全路段行驶量身打造。

而在无人农机领域,今年上半年新品种类别更加丰富,既有面向标准化覆膜滴灌棉花种植生产场景的植保机器人,又有适配大棚、果园多种农业场景的极飞R系列农业无人车,还诞生了国内首台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和国内首台胡萝卜无人收获机。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无驾驶舱”正向设计的产品占比含量正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相对更依赖“人类接管”的大型、重载无人车领域。
今年以来,不仅有路凯智行发布第二代无人驾驶运输机器人Alpha 125是无驾驶舱设计,卡尔动力的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取消成本和重量占比较高的驾驶舱,载货空间提升25%,有效载重提升10%;祺迹汽车发布的车规级无人轻卡祺迹T45,亦是完全舍弃驾驶室设计,搭载模块化货舱(15-22m³),可实现 6~8个标准托盘装载,有效载荷可达 2.4吨以上。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的整车新品数量、覆盖场景广度相较去年均有显著提升,彰显行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应用端需求多元化趋势凸显。在清洁环卫等优势场景,企业研发步伐明显提速,产品迭代与新势力入局并行,竞争态势日益深化。同时,基于对特定场景痛点的深度挖掘,企业正针对性开发专用性更强的产品,如高通过性清扫底盘、模块化货舱轻卡等,推动产品功能适配性与场景贴合度迈上新台阶。
同样,得益于今年各地政府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提速,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也将逐步开展。未来,低速无人驾驶场景应用深度和广度将持续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