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抢饭碗”?九识、新石器已布局,这个新职业缺口暴增

时间:2025-05-22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传统行业“岗位替代”的恐慌性焦虑如何破解?

近年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配送、环卫、矿区等热门场景,无人驾驶车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产一线和日常生活。

随着全国各地的无人车落地规模上升到万台级,运营网络越织约密,售后运维自然成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并吸引了相关企业开始加速布局。

今年4月,九识智能宣布与天猫养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天猫养车的维修网格向九识无人车提供售后维修以及保养服务

借助天猫养车在全国拥有的超过2500家线下门店,预计到2026年,九识无人车的售后响应效率将实现30%提升,同时为行业培养新增智驾维修专业岗位人才超过2000人。

本月,新石器无人车也宣布与途虎养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专业服务+数字化”为核心,在途虎智能物流体系建设和新石器无人车售后维保服务两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构建高效、可靠、可持续的创新服务体系。

可以看出,这两大官宣合作都共同指向一个新职业——无人车售后维修技术员。

《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已达123亿元,同比增长45%。主要场景应用的各类无人驾驶车辆销售数量约3.3万台,同比增长34%。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中国各类低速无人驾驶车辆的销售数量将超4.7万台,销售规模将达185亿元。到2030年,销售数量或达9.5万台,销售规模有望突破410亿元。从今年行业表现来看,这一预测或将拔高。

如此增长速度也意味着,2025年仅低速无人车售后维修技术员的新增岗位需求就超1.2万人,这也驱动了不少高职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与汽修运维门店合作,目前一些自动驾驶公司选择和传统车企合作造车,其背后完整的销售渠道、供应商和运维中心资源也是重要吸引力。

此外,未来行业也可能拥有专门的无人车运维中心,科幻大片进一步照进现实。

写在最后

诚然,各类无人驾驶车辆开启规模化、商业化运营,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发现,这些新技术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难免引发人们的“就业焦虑”。

但我们需要辩证地看问题: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核心是造福人类,目前在很多人力缺口严重的行业和地区,新技术的使用能直接解决生产难题,为企业降本增效。

在一些高危行业,“少人则安”“无人则安”更是直接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把人们从繁重、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从短期来看,当前无人车的投放规模主要还是在弥补劳动力的不足。长远来看,这一行业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除了无人车售后维修技术员,还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云端安全监控员、车联网安全分析师、自动驾驶法规与合规专员等等。

对人们担心的“失业”问题,政府和科技类企业也可以协同应对,比如加大对新技术的培训,帮助传统岗位人员转型,鼓励新产业政策引导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

总体来讲,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也将孕育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我们需要理性拥抱无人驾驶新技术,而非陷入对“岗位替代”的恐慌性焦虑,才能不错过站在全球技术变革与产业重构浪潮之巅的历史性机遇。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