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引发整零“牵手潮”,1+1能否大于2?

时间:2019-12-19

来源:快资讯

0

导语:自动驾驶无疑是当今汽车行业最热的话题之一,当然,其难度与热度成正比,不断吞噬着各路“ 玩家 ”的大笔资金。 与私家车相比,看似更易实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 玩家 ” 的主攻方向之一,且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牵手也是越来越频繁。

   自动驾驶无疑是当今汽车行业最热的话题之一,当然,其难度与热度成正比,不断吞噬着各路“ 玩家 ”的大笔资金。 与私家车相比,看似更易实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 玩家 ” 的主攻方向之一,且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牵手也是越来越频繁。

  继首个自动驾驶汽车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德国获批试运行后,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也开始运行。近日,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双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已在美国硅谷圣何塞市正式启动。

  奔驰自动驾驶出租车驶入街头

  2017年4月,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宣布合作,宣称未来10年内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将奔驰的车辆技术与博世的系统及硬件技术相结合。双方合作的初期目标是共同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软件和算法,待技术成熟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预订或者直接叫到一辆真正没有司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今年7月,戴姆勒与博世联合研发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当局的批准,允许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内使用该技术。按照戴姆勒和博世官方的说法,这是全球首例适用于泊车功能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很显然,此次出租车试点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的自动驾驶之路又到了一个新阶段。该项目使用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奔驰S级轿车,沿固定路线行驶,用户通过戴姆勒移动出行公司开发的手机APP预订行程后,自动驾驶的奔驰S级轿车将从指定乘车点接送乘客至目的地。

  通过此次试点,博世和梅赛德斯-奔驰希望为L4/L5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自动驾驶汽车整合进公共交通网络。

  以合作促技术落地

  从奔驰、宝马、现代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到博世、大陆、采埃孚等传统零部件巨头,再到Waymo、Cruise等初创公司,各路“玩家”正在自动驾驶驾驶领域上演着群雄逐鹿的戏码,而相对容易推广和落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无疑给了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联合试炼的好机会。

  自动驾驶被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列为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今年7月,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将在俄罗斯莫斯科测试100辆与俄罗斯互联网公司Yandex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据介绍,这款出租车采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期间,车上配有安全人员,不参与驾驶,但会坐在驾驶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

  美国加州无疑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试验田。今年11月初,现代汽车集团与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在美国加州推出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BotRide,面向加州尔湾市的数百名居民及当地大学生开放,采用的是搭载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的现代Kona电动SUV。安全起见,车上暂时仍有司机。要使用这款自动驾驶出租车,顾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来预订车辆,APP将指引乘客到附近的车站上车和下车。

  另外,今年6月,雷诺-日产联盟与Waymo宣布合作,在法国和日本筹划组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时任雷诺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博洛雷称,这一合作将使雷诺加快兑现共享移动出行服务的承诺。

  至于宣称要在2021年开始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福特,早在2017年就宣布与Lyft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借助对方的开放平台进行自动驾驶技术测试。

  借助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的技术实力,通用也站在了整车企业阵营的前沿。通用曾计划在2019年底之前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遗憾的是,由于技术挑战大于预期,通用在今年7月宣布推迟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不过,这一天也不会太远了。

  从目前各家的发展情况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基本匹配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且一般由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作推出,以共享技术,分担风险。

  随着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现代与小马智行、通用与Cruise、福特与Lyft、雷诺-日产联盟与Waymo等组合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研发和落地,自动驾驶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市场化突破。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