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非科技:打造智能驾驶的“数据大脑”,赋能5G智能驾驶

时间:2020-01-04

来源:无人驾驶网

0

导语:在过去几十年中,自动驾驶的发展主要围绕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单车智能,并依靠加装或改装强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革新”硬件的方式作为驱动;另一种方式,则是以目前量产汽车为基础,兼容或升级现有汽车电子架构,循序渐进地推进。

   在过去几十年中,自动驾驶的发展主要围绕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单车智能,并依靠加装或改装强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革新”硬件的方式作为驱动;另一种方式,则是以目前量产汽车为基础,兼容或升级现有汽车电子架构,循序渐进地推进。

  前者的代表多来自美国。以自动驾驶公司Waymo、全球出行公司Uber以及通用旗下Cruise等行业先驱为代表,他们以强大的车端智能化改造为核心,包括感知、决策、控制方面的全面革新,打造完全面向未来出行的L4-L5无人驾驶汽车。

  这种方式对汽车电子架构、车端智能化的改变是颠覆式的,围绕“买车”与“改装车”的思路推进,与传统汽车行业的差距较大,造成了实际量产的困难,也面临改装成本过高的问题。

  后者的代表则是以德系OEM、汽车Tier以及全球大部分OEM为代表的“汽车工业”玩家,在汽车电子架构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渐进式”地赋予汽车智能,将L2-L3级辅助驾驶落地于现有量产汽车中。一方面成本可控,容易落地,另一方面围绕安全、可靠、保守的汽车产业链思维,这种方式更容易得到实际的产业链技术支持。而无论是“颠覆式”还是“渐进式”的发展路径,汽车产业的底层结构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在两种势力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同时,过去几年之中,行业也不断涌现出大批科技角色的供应商,为产业带来了神经网络计算单元、网联智能的解决方案,带来了能够影响汽车电子架构变化的新技术方案,而“科技新势力”建立的新生态让数据和技术的势能放大,产业应用落地迅速提升。

  1

  2020,智能驾驶的中国话语权时代到来

  面对大规模量产化的产品市场,自动驾驶首先需要在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得到产业链的支持,其次还需要消费者用户愿意为此买单。从现实角度,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感知传感器、高性能处理器、有效的决策执行端以及可靠的冗余系统等方面还不成熟。国内外当前正在推动ADAS功能在新车上普及,未来几年还会在部分L3的功能上进行量产发布。

  对于国内的汽车产业链而言,智能驾驶技术处在转换升级的时期,看起来机会遍地,但要分辨要害所在。

  国际Tier、欧美车企在车身电子架构方面拥有行业话语权,在标准制定、先进技术研发落地层面拥有主导权;而在车端的智能化部分,高性能的AI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也往往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在这些技术壁垒较强的行业中,国内外差距明显,国内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差距。

  但中国作为全世界的交通大国,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在智能驾驶方向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当大,而在接下来由“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历史转换阶段之中,中国也会选择一条不同于硅谷或德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

  2

  打造智能驾驶的“数据大脑”

  作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中典型的科技新势力代表,面对软件和服务标准的不断提升,觉非科技希望通过其智能驾驶的“数据大脑”,带动产业网联智能化的蓬勃发展。

  高精地图是智能驾驶的基础与感知容器,觉非科技已具备了自建高精度、高质量、高鲜度决策地图服务平台的能力。其高精地图采用业界领先的双目视觉测距技术、AI深度学习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亚米级精度、可周级更新的道路要素数据,同时,采用自采栅格化与众源更新的技术方案,保证精度的同时通过数据联盟实现高效更新。

  在高精定位方向,觉非科技的核心技术“超感”,已成为产业决策应用的最佳实践。“超感”通过摄像头+GPS+IMU的方案,基于视觉的道路特征识别定位技术,结合边缘计算,实现低成本、亚米级的定位方案,进行当前车道识别、标牌定位、超视距变道识别,完成ADAS Map语义数据先验采集和车道级定位服务。

  同时,可以软件和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商用车/乘用车客户,在车辆行驶中,给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道路坡度、曲率等道路几何数据,丰富的交通标牌信息,给予驾驶员强提醒和车辆决策依据,真正让自动驾驶实现A点到B点的最优路径决策,降低硬件传感器的成本,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融合与决策,并 从全局视角使自动驾驶车辆具备更强的感知与规划能力。

  面对V2X的到来,觉非科技在高精定位与融合适配方向上严密布局,进一步推进智能驾驶的“数据大脑”进入智慧交通与出行领域之中。

  3

  5G的中国优势

  对于自动驾驶的实现而言,当前的公式是感知能力的不足,传感器的成本高昂,且短时间内无法通过车端的感知明显提升车辆的精准感知能力。从量产的角度而言,在新车上全面提升车端的硬件基础设施也不切实际,既有成本的问题,也有市场需求、用户接受度的问题。在车辆端智能化未形成规模的条件下,其它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上层应用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觉非科技认为,5G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和商用化,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而对比另外两条技术路径的实现周期,即汽车电子结构改造与车端智能改造,将远远超过“5G上车”的时间。一定时期内,5G将会成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占据制高点的重要砝码。

  5G的三大特性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将会让车辆在改变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基站、路侧改装的设施、移动终端、云端等方面的融合,更快速地获取周遭行驶环境中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相比传统的传感器感知更具确定性和准确性,同时保证了实效性。

  另一方面, 5G也能削减车端处理器算力的压力,可以在云端进行大数据处理,将结果下发到车端。这样一来,车端的智能化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因为中国5G技术的领先,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在推动5G商业化方面领先全球。

  觉非科技将结合自身在感知和决策方面的技术能力优势,为智能驾驶赋能,而5G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4

  “融合差分定位” ,赋能5G智能驾驶

  中国移动目前在全国52个重点城市建成超过两万个5G基站,预计2019年在超过50个城市实现5G商用服务。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2019年11月15日,由中国移动牵头的“5G精准定位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立旨在整合5G与其他定位技术服务于自动驾驶。觉非科技作为合作单位,受邀加入此联盟并成为中国移动5G精准定位联盟理事成员。

  觉非科技将5G融合差分定位的技术与应用,落实于中国移动在自动驾驶产业的高精定位服务之中,此服务具有全场景、实时、高精度等优势,将成为5G精准定位的标杆示范。

  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定位应用白皮书》

  随着未来几年搭载5G终端的新车面世,作为一款轻量化的应用,觉非科技可以为车辆提供低成本、可升级的感知、决策信息。车辆可以更快地获得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功能。

  这一场景并不会过于遥远,作为智能驾驶产业“科技新势力”的代表,觉非科技将在未来几年同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一起完成终端普及。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