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无人机作为其重要组成版块,在2024年迎来了热闹非凡一年,新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无人机企业数量已突破7.1万家大关。这些新入局者们有的专注于技术突破,有的着眼于应用探索,有的是国家队下场,有的是地方政府支持。
根据企查查信息,以“无人机”为关键词检索2024年国内新增注册企业,其中登记状态处于“存续/在业”的企业数量为4721家,这些企业中既有无人飞行器制造企业,也有无人机零部件企业,包括动力设备、关键原材料,此外还有无人机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也有无人机租赁、飞行服务培训的企业。
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分类,这4721家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共有4604家,其中有64家为国有企业,另47家为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纵览这些企业,既有汽车企业跨界孵化的新公司,又有物流行巨头拓展市场的新布局,还有在业务上从载人横向拓展至载物而新设的分公司。下面,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将为大家盘点那些在国内崭露头角的新增无人机企业: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1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未来将研发和生产适合物流配送等场景的无人机,如六旋翼多用途网联无人机、中型长航时大载重无人机等,解决偏远山区、乡村地区等用邮难题。
事实上,自2016年起,中国邮政就已启动无人机服务试点,在安徽、四川、浙江、江苏等多地开展邮件运输与配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无人机运营经验。此次新公司的成立,也是中国邮政作为大型物流企业,在提升物流领域竞争力、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积极布局。
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2.3亿元,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是广汽集团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孵化成立的新公司。

由广汽集团、广州新鸿航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翎先航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方持股,其中广汽集团持股34.7315%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
作为广汽集团孵化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高域科技聚焦低空经济领域,以无人驾驶、载人eVTOL为主推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历经三年多研发投入,取得多项技术成果与专利,多旋翼、复合翼载人eVTOL两款主打产品已完成安全、动力、轻量化等核心技术攻关,多旋翼产品获民航总局特许飞行证,复合翼产品已整机下线。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续航达200公里,支持30分钟快速补能,未来搭载广汽全固态电池有望提升至4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50km/h,电机扭矩密度相较电动汽车提升200%。
据了解,高域科技计划2025年启动飞行汽车产品适航认证,布局生产线并开启预订,逐步推进低空出行商业化落地。
重隼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重隼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正豪。这位2002年出生、2024年7月从温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00后创业者,在大学期间就召集航模爱好者成立了WUTP工作室,一年后实现盈利,大二时业务已遍布全国,大学四年研发设计超千架无人机 。
重隼智能科技聚焦无人机领域,业务涵盖多个方面。在无人机整机研发上,研发出抗十级台风的矢量轴无人机、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的高速无人机以及用于隧道巡视的特种无人机等高性能产品;还结合业务场景打造无人机负载平台,如将无人机与机械臂结合应用于影视拍摄、光伏吊装等领域。
公司最具创新性的 “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通过相控阵雷达和红外热感应超视距发现 “黑飞” 无人机,自主跟踪变轨,再用诱捕网缠绕或绳索无损俘获,已成功应用于机场,和国内某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有效防止 “黑飞” 进入机场附近空域。并且,公司在2025年1月完成近2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红隼航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红隼航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18日,是一家是一家无人机产品研发推广服务商,公司以青少年航空科普,无人机产品研发及飞行专项技能训练为主营业务。

早在2017年,红隼航空科技创始团队就开始为苏州的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无人机相关服务。
作为一家专注于青少年航空科普、无人机产品研发及飞行技能训练的企业,红隼航空自成立后发展迅速,不仅成为苏州市航空和模型运动协会理事会员单位、江苏省航空运动协会团体会员单位,还在2024年12月获得德开元泰投资的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课程及产品研发、团队扩充与市场拓展。
2025年1月21日,公司旗下的苏州红隼航空俱乐部成功获批航空飞行营地,凭借专业教练团队、完善场地设施和在竞速无人机培训、赛事运营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北京广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5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广翼航空是一家涵道式电动飞行器研发商,专注于高性能电动多级涵道发动机和涵道大载重无人机研发,致力于推动全电动航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其研发的全电动、大载重、长航时垂直起降涵道无人机及配套的高效电动涵道发动机,具备卓越的动力性能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应急救援、无人物流以及未来空中交通系统等多个关键领域,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领先的电动航空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股东共青城青年双创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天创鼎鑫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方。
成立后,公司发展迅速,于2024年11月28日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天创资本领投,共青城产投跟投。
河北灵感航空有限公司
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自身技术优势,为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北京灵感无人机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9日成立了子公司河北灵感航空有限公司。
据了解,目前河北灵感航空有限公司由北京灵感无人机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 300 万元。
公司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营方向,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在生产制造上,涵盖智能无人飞行器、服务消费机器人、机械零件等的制造;销售方面,智能无人飞行器、人工智能硬件、电子元器件等都在其列;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进出口贸易等业务,许可项目涉及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民用航空器维修等。
广州交科数智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交科数智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坐落在广州市。
据了解,该公司由广东粤交科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持股,其中广东粤交科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60% 。目的是为整合科技、交通、投资等资源,在成立过程中,珠江实业集团旗下苏交科等产业链企业也参与,后者是一家基础设施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腾云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数字孪生以及高算力实时响应的空中交通管理能力。
其经营范围多元,涵盖信息技术咨询、标准化服务、环保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航空商务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还涉及建设工程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相关业务。
腾云低空智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腾云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12日,法定代表人为张海军,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40%,洪军、孙旻分别持股10%。

公司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与制造等业务 。其成立目标是在3-5年内成为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型科技企业,为低空经济领域提供政策与产业发展全过程咨询、低空飞行运营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
厦门艾航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艾航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童沛尧,注册资本达 5998.0625 万元,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终端智能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设计研发的高科技企业。
据了解,早在2017年厦门艾航科技就已开展无人机相关业务,公司以无人机、机器人及各类智能终端设备为平台,围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为电网系统、水利单位、铁路、智慧城市等行业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和服务。
巴中纵横低空飞行服务有限公司
巴中纵横低空飞行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24日,公司位于巴中市,法定代表人为程飞,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是一家一家专注于低空飞行服务的企业。
公司由四川秦巴瑞阳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纵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四川秦巴瑞阳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2%,深圳纵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8%。

巴中纵横低空飞行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包括通用航空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的制造与销售、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推广等。
此外,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2024年新成立专门的无人机企业,但顺丰旗下丰翼科技无人机、美团无人机等在2024年也加大了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和投入,在不同地区陆续开辟了多条无人机运输航线。

写在最后
伴随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无人驾驶为主的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初显成效,未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被重构。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低速场景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行业组织,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和企业成员秉承着“共建共享,共赢共生”的理念,齐心协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市场新风向的引领下,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已经携手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积极推动无人船、无人机、无人车、工业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并进发展。
2025年4月1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现场发布《2024年度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涵盖政策、融资、产品、中标项目、落地项目等多角度市场分析,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