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量最高增长近10倍,国内无人配送企业加速量产基地布局

时间:2025-02-24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九识智能、毫末智行、行深智能、中科智驰......

今日,新石器无人车官宣完成1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的消息,并透露其已累计斩获超2万辆客户订单。

事实上,近年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无人配送领域订单量激增,有企业甚至达到近10倍增长。为了快速实现规模落地,企业的量产能力必须跟上。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无人配送领域企业提前布局,或升级产线,或选址落地新厂房,以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

九识智能

苏州总部&无锡宜兴&四川自贡基地

九识智能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该基地是九识智能的核心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专注于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的研发及规模化应用。

九识智能车辆生产既涉及自身生产基地的制造,其在苏州、自贡、无锡宜兴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同时,也通过与尚元智行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合作来实现产品的开发和量产。作为尚元智行的老股东,还在其最近的Pre-A轮融资中进行了跟投。

还有即将投产的制造基地两处:2024年8月,九识智能在无锡宜兴签约了自动驾驶项目,计划建设自动驾驶硬件研究院、测试中心和年产1万台(套)自动驾驶装备的生产基地。

2024年9月,九识智能西南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落地自贡高新区,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该基地将建设L4级无人车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自动驾驶西南运营总部、自动驾驶研究院( L4级智能网联车创新生产及测试中心),该基地项目几乎形成年产10万台的无人车产能。

毫末智行

河北保定“星环工厂”

毫末智行在保定拥有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柔性生产基地“星环工厂”,占地1万平米,可实现年产1万台的无人配送车产能目标。生产线依据“柔性化+定制化”的理念进行设计,符合客户要求的定制化需求,可以实现小批量试制以及规模化的量产。

据悉,该基地产线按照整车厂的标准,配备了MES生产管理体系,可完成生产计划管理、生产工艺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品质管理,可实现生产透明化、管理移动化和决策数据化;新产线依据“需求交付前、关键作业后”的原则,在产线各个环节建立面向顾客维度的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并建设有完善的机能检测、无人车标定与试验设施,能够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行深智能

安徽南陵生产基地&长沙生产基地

南陵基地位于安徽省南陵县,于2023年签约落户南陵,计划分阶段实施建设。目前,南陵基地已经实现了无人车的量产,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扩大产能,最终达到年产5000辆的规模。该基地的整个产线设计,采用了创新的“岛式生产+用无人车孵化平台生产无人车”的新型柔性智能产线形态,通过岛式生产、柔性定制、混排作业,打破传统生产线的概念,可实现行深智能“绝地”系列、平板物流无人车等爆款产品的制造。

南陵生产基地&长沙总部

长沙基地是行深智能的核心生产制造基地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该基地不仅承担无人车的生产制造任务,还设有研发中心,专注于无人车软硬件的研发与设计。长沙基地具备完整的无人车及核心部件加工能力,并建有专用平台测试场地,能够完成无人车硬件及软件平台的测试。

优地机器人

九江智能制造基地&无锡总部生产基地

优地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于2024年9月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租用标准厂房约7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室内外服务机器人及相关配套模组。基地生产的机器人包括室外配送机器人“优小哥”和室内配送机器人“优小妹”,具备智能化清扫、快递、配送等功能。达产后,该基地可年产机器人12000台(套),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0亿元。

优地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无锡经济开发区,2022年5月,优地科技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无锡经开区,并投资10亿元建设集团总部基地、全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基地。该基地致力于室内外低速无人驾驶配送、清扫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产品覆盖酒店、文娱、园区、商圈等多个场景。此外,无锡基地还与本地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华晨新日合作,研发及生产第三代“W3优小哥”智能无人配送机器人。

新石器无人车

常州智造工厂&安阳基地&盐城基地&资阳基地&桐庐基地

常州智造工厂位于常州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车间上下两层,该座工厂拥有全球首条L4级无人驾驶智造生产线,单班年产能已超1万辆。

常州智造工厂&安阳生产基地

盐城生产基地&资阳生产基地

安阳生产基地位于安阳市安阳县高庄镇,车间内有49个装配工位,装配流程包括线束安装、底盘安装、传感器标定等。

盐城基地位于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车间拥有两条分装线、一条装配主线和一条检测线,月可交付400台无人车,年产量可达3000台以上。

资阳基地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新石器慧通在西南区域落地的首个项目,年产能达2400台。该基地主要实行订单生产。

还有待建成的新石器无人车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生产能力规划为5万台。

柳州五菱工业

广西柳州生产基地

柳州五菱工业公司秉承30多年丰富造车经验,专注为客户提供高价值产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部署培育低速智能驾驶专用车业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新建广西首条无人驾驶专用车生产线,实现无人充电机器人、无人物流车、无人观光车、智能网联教学车等产品车型柔性生产,一期年产能达1万台套。

另外,产线配套建设无人车专用检测线、路试跑道等设施设备,总占地面积约3000m²。

洛必德科技

北京昌平&山东淄博生产基地

洛必德昌平智能机器人生产组装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康比特产业园,围绕酒店配送服务机器人、接待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医院配送机器人和AGV底盘等十余款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形成了生产组装、系统集成、产品测试、功能验证与示范应用的特色产业链条。年产接待机器人1000台,各类配送机器人300台,辅行机器人50台,清洁机器人200台,各类AGV底盘500台。

北京昌平智能装备生产组装基地

山东淄博智能装备生产组装基地

淄博智能装备生产组装基地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淄博科技工业园创业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围绕自动驾驶巴士,无人配送车、配送服务机器人等多款智能产品,年产配送机器人2000台,送餐机器人500台、无人车50台。

易咖智车

上海嘉定智慧工厂&南京溧水制造工厂

易咖智车在上海嘉定拥有智慧工厂,据悉易咖智车城市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正式落户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工厂正式达产后,具备单班年产 2 万台的能力,将成为全球领先的 L4 级无人车柔性自动化生产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数字化智能工厂,可为客户贴身定制产线,为即将到来的服务型无人车爆发期“蓄势”。

易咖智车上海嘉定智慧工厂内景图

易咖智车全新产品矩阵

据悉,为了推进智能无人车集群培育与产业强链建设,溧水经济开发区还将选址400亩,联合易咖智车打造一个产业链集群,从场景、场地、配套资金、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动服务型无人车行业的发展,共同提升“服务型无人车”领域的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中科智驰

安徽安庆生产基地

 

中科智驰智能网联车辆生产基地位于安庆市怀宁县,占地约10亩。该基地生产设备齐全,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标定、测试多个车间,具备多类型无人车完整制造和组装能力。基地结合人机互联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并通过闭合流线工艺设计,实现了高效率的生产,具备年产能10000辆智能车辆和数十万级别核心零配件的能力。

据悉,该生产基地已于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已经完成了多批无人物流车、无人清扫车、无人驾驶观光车的生产交付。

汉特云智能

福建福州生产基地

汉特云智能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从事基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特定场景下的服务、物流、环卫、安保与接驳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集生产、销售、运营服务于一体。

机器人整机组装线

控制器生产线

汉特云智能制造车间采用双层倍速链输送,半自动化流水线装配。模组化在线检查、整车静态检查、动态检查。可满足室内W系列、室外H系列等机器人产品的混线生产。产线设计年产能5000台。控制器车间为自主设计及搭建,可满足控制器试制、生产、检测及维修等需求。公司通过IS0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质量管理覆盖零件采购、物流储运、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全流程。

赛特智能

广州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江西鹰潭智能制造产学研总部基地

赛特智能在广州拥有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集机器人设备制造、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该基地是赛特智能的核心生产与研发场所,具备完善的生产设施和研发能力,能够实现无人驾驶清扫车、医院智能配送机器人等产品的标准化量产。

 

赛特智能在江西鹰潭高新区智联小镇设立了智能制造产学研总部基地,总投资10亿元。该基地专注于无人驾驶清扫车、医院智能配送机器人等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是赛特智能重要的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中心。

2025年4月1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现场发布《2024年度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对无人环卫等细分场景进行深度解读,敬请期待!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