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携多方助力自动驾驶发展 产业链将加速成熟

时间:2019-06-13

来源:新浪网

0

导语:近日,由工信部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上汽、一汽等单位编制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1.0(2019年)》正式发布。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变革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成为产业竞争焦点,国内顶层设计政策逐步出台,叠加5G建设的提速,产业链发展加速,相关概念上市公司如 盛路通信 、 联创电子等将受益。

   近日,由工信部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上汽、一汽等单位编制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1.0(2019年)》正式发布。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变革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成为产业竞争焦点,国内顶层设计政策逐步出台,叠加5G建设的提速,产业链发展加速,相关概念上市公司如 盛路通信 、 联创电子等将受益。
timg (3)

  国内顶层设计政策逐步出台

  据悉,《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1.0(2019年)》通过推进参考架构的研究梳理,可为我国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实践、产业生态构建等提供参考和引导,有助于加快推动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该发布显示,部分国外企业在积极研发的同时,通过收购补齐技术短板,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产业布局。

  自2015年起,自动驾驶成为国内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主管部门逐步加大对产业提供配套政策支持。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首次从国家层面就规范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做出了规定。2018年7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自动驾驶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对各地封闭场地测试的建设进行指导。2018年12月,工信部制定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车联网产业的跨行业融合。

  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强部际的协调,和相关部委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力争在国家层面出台自动驾驶发展的指导意见,有望彻底扫除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法律障碍。整体上,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合法化的路径,将跟随技术的成熟度逐渐放开,先从简单的高速公路路况开始,逐步开放城区等复杂场景,直至全场景。

  特定应用场景或将率先产业化

  根据亿欧统计,截止 2018 年底,国内已有 12座城市和地区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并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商业化的试运营下项目。综合目前技术成熟度、成本、应用场景等因素,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成为行业发展的“过渡带”和“试验田”。特别是近日5G牌照的发放,对自动驾驶来说,无疑是一副“兴奋剂”。

  A股上市公司在车载通信设备、视觉传感器零部件、车载芯片、高精度地图、导航等方向的突破潜力被看好,如盛路通信、联创电子。

  盛路通信是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民用通信天线设备制造商之一,致力于通信天线及射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通信、汽车电子及军工产业三大领域,产品线覆盖主干网传输天线、基站天线、网络覆盖天线、终端天线、无源器件、有源设备、汽车天线、大型TR组件、北斗定位天线、车载信息智联系统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信设备、汽车电子设备产业链。

  作为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一种解决方案,毫米波一直是盛路通信的优势项目,目前公司的毫米波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驻了领先地位。全资子公司合正电子在业务上有涉及到无人驾驶领域,合正电子专注于提供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在算法、毫米波雷达、夜视系统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其DA智联互联系统、舒适进入、手机远控、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产品适用于车联网、自动驾驶方面的应用。

  联创电子主要从事光学镜头和触控显示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随着自动驾驶的兴起,车载镜头成为汽车辅助安全驾驶、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创电子在车载镜头方面重点发力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级汽车辅助安全驾驶应用的车载镜头领域的客户开发、产品研发和工程技术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与国际知名高级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Mobileye、Nvidia、Aurora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十多款车载镜头通过了这些方案公司的认证。已有多款车载镜头获得了国际知名汽车电子厂商Valeo等的认可,并已从下半年开始量产出货。

  方正证券(维权) 研报分析指出,在科技推动和行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汽车产业进入变革阶段,自动驾驶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5G牌照发放也将进一步推动车联网的发展。未来车联网产生的经济体量巨大,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由此衍生的增值服务更是不可估量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硬件商、整车厂、通信商和平台商)都在积极部署相关业务。这几年是自动驾驶产业普及时间,相信未来随着量产的推进,市场规模会更大。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